亡命般的遁逃中,林渊将微观操控的技巧运用到了极致。他不再仅仅是收敛能量波动,而是如同变色龙般,主动调整自身意识频率,使其与沿途经过的月岩、能量脉络的背景辐射高度同步。他驾驭着六棱柱,不再走直线,而是利用静海区域复杂的地形,在环形山的阴影、古老熔岩管的入口处不断穿梭、转折,试图甩掉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格陵兰锁定。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冰冷而贪婪的扫描波在他身后紧追不舍,如同嗅迹的猎犬,几次都险些捕捉到他的尾巴。同时,静海地下那个被标记点的能量活性仍在持续攀升,那股阴冷污秽的气息越来越清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月壤之下缓缓苏醒,即将破土而出!
内外交困,险象环生!
他不敢有丝毫停留,将速度提升到极限,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刚刚因微观修复而略显充盈的意识核心,再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
终于,在穿越了一片布满巨大碎石的崎岖地带后,他抵达了预先选定的隐蔽点——一个位于静海边缘、直径不足百米的小型撞击坑底部。这个撞击坑结构稳定,内部能量环境相对封闭,并且有一条细微的能量支脉从此处流过,可以提供基本的遮蔽和些许能量补充。
他毫不犹豫地潜入坑底,将六棱柱晶体的能量波动压制到近乎于无,自身意识也如同沉入水底的石头,紧紧依附在那条细微的能量支脉上,借助其天然的流动来掩盖自身的存在。
几乎在他完成隐匿的下一秒,那道格陵兰的扫描波便如同狂风般扫过这片区域!它在撞击坑上空盘旋、探测,冰冷的意念如同梳子般细细梳理着每一寸空间。
林渊屏息凝神,将自身存在感降至冰点,连意识的流动都近乎停滞。他仿佛化作了坑底的一块顽石,与月壤,与能量支脉,与整个撞击坑的环境彻底融为一体。
扫描波反复探查了数遍,似乎未能发现异常,最终带着一丝不甘的意味,缓缓转向了其他方向,继续它的搜寻。
暂时……安全了?
林渊不敢有丝毫松懈,依旧维持着绝对的静止。他分出极少的一丝感知,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外界的动静。
格陵兰的扫描波似乎在静海区域进行了拉网式的搜查,但并未再次折返。地球方向的探测信号依旧密集,但大多集中在刻字区域,显然正在对那六个新出现的字符进行疯狂的分析。月球背面的智能系统似乎也投来了一丝关注,但很快便收回,并未深入。
最让他心悸的,是静海地下那个标记点的变化。在他成功隐匿后,那标记点的能量活性似乎失去了明确的目标,攀升的速度明显放缓,但并未停止,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增强着。那股阴冷污秽的气息,如同在地下蔓延的霉菌,持续扩散。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从明面上的追杀,转为了暗地里的酝酿。
直到确认外界暂时没有新的威胁直接指向这个隐蔽点,林渊才缓缓松了一口气,但心情却更加沉重。
他回想起刻写时引动的惰性能量层,以及随后引发的能量涟漪和各方关注。这次刻写,虽然成功传递了信息,但过程充满了意外和风险。他对月球能量网络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任何一个微小的操作,都可能引动未知的连锁反应。
他必须尽快消化这次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关于那种惰性能量的发现。
他再次进入内视状态,仔细回味着刻写“安”字时,笔尖触及那种惰性能量的感觉。那能量如同沉睡的巨龙,深沉、浩瀚,带着一种亘古不变的“根源”气息。它似乎遍布整个月球能量网络,构成了其最基础的“基质”,但平时极难被感知和引动。
他尝试着,在不引动外界能量涟漪的前提下,极其轻微地调整自身意识频率,去模仿、去贴近那种惰性能量的波动特征。
这是一个比之前任何练习都要困难的挑战。这种惰性能量似乎对意识频率的要求极其苛刻,稍有偏差便无法产生共鸣。他如同在 tuning 一个精度极高的仪器,在无尽的频率海洋中,寻找着那唯一正确的“音符”。
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
他的意识核心因高频次的频率调整而传来阵阵刺痛感。但他没有放弃。他有一种直觉,如果能掌握引动甚至利用这种惰性能量的方法,他的力量层次和对月球的理解,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尝试,就在他的意识几乎要因疲惫而涣散时,一次极其偶然的频率调整,让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贴合感”!
他的意识频率,在某个极其狭窄的波段,与那惰性能量的背景波动,产生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共振!
刹那间,他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似乎……“凝固”了那么一瞬?并非物理上的凝固,而是能量流动出现了一种极其短暂的“迟滞”,仿佛时间本身被拉长了一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