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军营的帅帐里,扶苏正拿着块布擦拭秦剑。剑身映出他冷冽的眼神,布帛划过刃口的声音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
“公子,人头都装好了。”白川掀开帐帘走进来,手里拎着个血淋淋的麻袋,“按您的意思,每个脑袋上都插了块木牌,写着‘赵高党羽,通敌叛国’。”
扶苏放下剑,起身道:“走,去看看。”
帐外空地上,整整齐齐摆着十个木箱,每个箱子里都装着颗人头。木牌上的字用朱砂写就,红得刺眼。络腮胡亲卫正指挥士兵往箱子上贴封条,上面盖着扶苏的监军印。
“送信的人选好了?”扶苏问。
“选了个嘴笨的小兵。”白川咧嘴笑,“公子放心,我教过他了,就说‘公子托赵高大人查收礼物,都是通敌的败类’,多一个字都不让他说。”
扶苏点头:“让他天亮就出发,走驿道,务必让咸阳城的人都看到。”
“诺!”
蒙恬走过来,看着那些木箱,眉头微皱:“公子,这么做会不会太张扬了?万一触怒陛下...”
“触怒?”扶苏冷笑,“父皇最恨的就是通敌叛国。赵高把这些人安插在边军,勾结匈奴,本就是死罪。我替他清理门户,父皇感谢我还来不及。”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几分:“再说,我就是要张扬。要让咸阳城里所有人都知道,上郡现在我说了算,赵高的手伸不过来!”
蒙恬看着扶苏眼中的锋芒,心里暗暗咋舌。这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吗?短短几日,竟变得如此杀伐果决。
“对了,那些俘虏审得怎么样了?”扶苏问。
“审出不少东西。”蒙恬递过来一卷竹简,“赵高在边军里安插了至少五十个眼线,还和几个匈奴部落有往来,光是今年就偷偷送了三百副盔甲过去。”
扶苏接过竹简,越看脸色越沉。他没想到赵高的胆子这么大,竟敢私通外敌,简直是把大秦的安危当儿戏。
“把这些证据抄录三份。”扶苏沉声道,“一份留底,一份让送信的小兵悄悄交给李斯,还有一份...”
他眼神闪烁:“派人设法送进宫,务必交到父皇手里,不能经过赵高的手。”
蒙恬点头:“我这就去办。李斯丞相向来注重律法,看到这些证据,定会对赵高不满。至于陛下那边...我认识个老太监,是当年跟随先太后的人,忠心可靠,或许能成。”
“好。”扶苏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事就拜托将军了。”
次日清晨,送信的小兵赶着辆马车出了军营。车上装着十个盖着封条的木箱,招摇过市。守城的士兵盘问时,小兵只傻乎乎地说:“是公子给赵高大人的礼物,让他查收呢。”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上郡城都炸了锅。谁都知道赵高和扶苏不对付,这时候送“礼物”,还用这么大的阵仗,明摆着是挑衅。
“听说了吗?扶苏公子送了十个箱子给赵高!”
“里面装的啥?不会是金银珠宝吧?”
“屁!我刚才偷偷瞅了一眼,箱子缝里露出来的,像是人头!”
“嘶——这么狠?”
流言蜚语像长了翅膀,顺着驿道往咸阳飞。
咸阳宫,中常侍府。
赵高正坐在榻上,一边把玩着枚玉扳指,一边听手下汇报。当听到扶苏在黑风口大败匈奴,还活捉了冒顿时,他手里的玉扳指“啪”地掉在地上,摔出道裂纹。
“废物!一群废物!”赵高尖声怒骂,“五千骑兵,连个扶苏都拿不下,还让他活捉了冒顿?!”
手下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上郡送东西来了,说是扶苏公子给您的礼物!”
“礼物?”赵高一愣,随即脸色变得铁青,“那个逆子还敢送东西?拿进来!”
很快,十个木箱被抬了进来。赵高盯着箱子上的封条,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打开!”
手下颤抖着撬开箱子,一股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十个血淋淋的人头滚了出来,每个头上都插着块木牌,上面的字刺得人眼睛生疼。
“赵...赵高党羽...通敌叛国...”一个小太监没忍住,当场吐了出来。
赵高看着那些人头,其中几个还是他亲自安插在上郡的亲信,顿时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扶...扶苏...我杀了你!”
“大人息怒!”旁边的谋士连忙劝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这分明是扶苏的计谋,想激怒您,让您犯错啊!”
赵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谋士说得对,扶苏敢这么做,肯定是有恃无恐。
“查!给我查清楚!”赵高厉声道,“扶苏到底掌握了什么?冒顿那边怎么样了?还有,这消息怎么传得满城都是?是谁走漏了风声?”
“是...是送信的小兵,一路上逢人就说...”手下低声道。
“蠢货!”赵高一脚踹翻案几,“把那个小兵抓起来,剁碎了喂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