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在学校的会面,表面上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性铺垫。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却又默契地保持着表面的平静。而真正的重头戏,在两天后悄然来临,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格局的重要对话。
林默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打破了沉寂。内容简洁得近乎冷酷:一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一个位于市中心隐秘角落的私人茶舍包厢名,以及一个意味深长的落款——。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或解释,这种干脆利落的风格反而透露出对方不容小觑的分量。
林默凝视着这条短信,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片刻后,他回复了一个同样简洁有力的字:这个简单的回复背后,是他对即将到来的会面重要性的清醒认知。他知道,这场看似普通的茶叙,将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关键博弈。
在出发前的48小时里,林默在基地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他召集陆青三人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告知他们自己需要外出处理一些私人事务。他刻意保持着语气的平静,但眼神中的凝重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会议结束后,他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安全预案:所有研究项目暂停,基地进入静默状态,通讯系统切换至加密频道。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设置了一个精密的紧急联络机制——一旦他超过预定时间未归,或是发出特定的危险信号,埃文斯将立即执行数据销毁程序,并带领团队按预定路线撤离。
虽然从种种迹象判断,张锋及其背后的力量大概率是带着善意而来,但林默依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种在危机中养成的谨慎习惯,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行事风格中。他检查了随身携带的微型警报器,确保它能正常运作后,才踏上了赴约之路。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为城市镀上一层金色。林默准时来到了那家隐藏在繁华闹市中的幽静茶舍。穿过一条曲径通幽的竹林小径,仿佛瞬间从喧嚣的都市穿越到了静谧的山林。茶舍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处处体现着东方美学的精髓。在身着素雅旗袍的服务员引导下,林默走进了名为的包厢。
包厢内的布置令人耳目一新:实木家具泛着温润的光泽,墙上挂着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角落里燃着的檀香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清香。一个穿着普通深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正专注地冲泡着功夫茶,他相貌平平,举止却透着一种内敛的力量感。茶海前,他手腕翻转间,茶汤如行云流水般倾泻,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如同经过千百次演练。
听到脚步声,男人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林默。他的眼神既不锐利也不躲闪,就像一泓深不见底的湖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得过分热情,又不会让人觉得疏离。
林默同学?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放松的韵律,我是张锋。
这个自我介绍简单得令人意外——没有官职,没有头衔,甚至没有部门名称。只有一个普通的名字。但这种刻意的低调反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一场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
林默微微颔首,在张锋对面落座。他的目光在包厢内快速而隐蔽地扫视一周,表面上是在欣赏环境,实则是在确认安全状况。虽然肉眼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监控设备,但林默心知肚明,像张锋这样的人物,外面必然布置着严密的安保网络。
张锋将一杯刚冲泡好的茶汤推到林默面前。茶汤色泽橙黄清亮,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尝尝,今年的明前龙井,还不错。他的语气轻松自然,就像在招待一位老朋友。
林默端起茶杯,先轻轻嗅了嗅茶香,然后小呷一口,让茶汤在口腔中停留片刻才缓缓咽下。好茶。他简短地评价道,举止从容不迫,没有丝毫新人的局促感。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品了两杯茶,谁都没有先开口提起正题。包厢里只有茶壶中水沸的轻响和檀香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双方都在用沉默测试对方的耐心,用气场试探彼此的深浅。
最终,还是张锋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杯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决断力。林同学,他的眼神变得认真起来,声音也低沉了几分,闲话就不多说了。我代表谁,为了什么而来,想必你很清楚。
林默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任何回避。星火,为了。他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两个关键词,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是的。张锋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星火电池的技术和战略价值,毋庸置疑。而所展现出的能力,更是让我们惊叹。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我们找你的目的,很简单:合作,并且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张锋刻意避开了、这样带有强制意味的字眼,而是选择了和这样平等而温和的表达。这种措辞上的谨慎,显示出他对林默的尊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