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的归来,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骤然降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瞬间镇住了所有的风浪。帝都持续数日的恐慌与躁动,在这位以更强姿态回归的摄政王面前,迅速冰消瓦解。
他没有入住摄政王府,而是直接进驻了皇宫中枢的政事堂。这里原本是皇帝与重臣议政之地,如今成了他处理危机、稳定局面的临时指挥中枢。
堆积如山的奏报、密信被迅速整理分类,呈送到他的案头。北境战事的后续安排,安王、林文正逆案的清查,朝堂官员的任免调动,因这场未遂政变而动荡的人心安抚……千头万绪,错综复杂。
但萧煜处理起来,却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冷酷。
他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依靠幕僚团队层层分析,混沌之力重塑的神魂赋予了他近乎恐怖的运算与洞察力。目光扫过奏章,便能瞬间理清其中的关键、真伪与背后可能隐藏的意图。下达的指令精准、简洁,直指核心,不留任何模糊与妥协的余地。
对于安王、林文正的党羽,他没有任何仁慈。三司会审在他的高压下日夜不停,一份份供词、罪证被迅速整理出来。抄家、下狱、流放、问斩……一道道冰冷的命令从政事堂发出,昔日依附安王、在林文正麾下摇旗呐喊的官员,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被清除出朝堂。帝都的刑场,接连数日都弥漫着浓郁的血腥气,无声地宣告着权力的更迭与铁律。
对于北境,他给予了影七最大的信任与支持。粮草、军械、赏赐源源不断地运往北境,同时默许了影七对北漠溃军的纵深追击,旨在彻底打垮北漠王庭的战争潜力,为大周北疆换来至少十年的太平。
对于朝中那些在风波中保持中立或暗中传递过消息的官员,他给予了相应的提拔与安抚,迅速重建起一套以他为核心、高效运转的官僚体系。
雷厉风行,恩威并施。
短短数日,朝野上下便清晰地认识到,经历此番劫难归来的摄政王,手段比以往更显老辣,心志比以往更为冷酷,权柄也比以往更加稳固,无人再敢撄其锋芒。就连深居慈宁宫的太后,也彻底沉寂了下去,不再过问任何政事。
然而,在这表面迅速平息的局势之下,萧煜并未放松警惕。他始终记得醒来时,在承天殿外感受到的那一道隐秘视线。
他动用了手中最核心的暗卫力量,对帝都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地毯式的秘密筛查。重点排查对象,是那些可能与寂灭宗、窥天阁有关联的人物,或是近期行为异常、拥有特殊能力者。
但结果,却令人意外。
一无所获。
那道视线的主人,仿佛从未存在过,又或者,其隐匿的手段远超暗卫的探查能力。这让萧煜心中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敌人,或许并未完全清除,只是隐藏得更深了。
与此同时,西山行宫。
在苏医女的精心照料和行宫本身清幽环境的滋养下,沈知意那几乎透明的乳白光茧,终于停止了继续黯淡的趋势,稳定在了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随时会熄灭,却又顽强维系着的状态。
更令人惊奇的变化,发生在内部。
那陷入深层“寂灭”状态的新生灵识,在经历了漫长的沉寂与能量汲取后,似乎发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蜕变。它不再仅仅是纯净与生机,而是在那核心深处,悄然融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萧煜的混沌余烬。
这并非污染,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融合与互补。
混沌代表着创造与毁灭的源头,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性。这一丝余烬的融入,仿佛为这新生的、纯净的灵识,注入了一丝“定性”与“潜力”。
这一日,苏医女照例前来查看。当她靠近床榻时,惊讶地发现,那乳白色的光茧内部,似乎不再是纯粹的空无。在光茧最核心的位置,隐约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却无比复杂的混沌色光点,如同宇宙的原点,缓缓旋转着,散发出一种内敛而浩瀚的意蕴。
而沈知意那一直安详如同沉睡的面容,眉宇间似乎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在无知无觉中,感应到了自身内部这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苏医女不敢确定这是好是坏,只能更加小心地观察记录,并将这一发现,通过密信,第一时间呈报给了宫中的萧煜。
……
政事堂内,萧煜看完了苏医女的密信,目光在那“混沌色光点”的描述上停留了许久。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混沌色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他能模糊地感应到西山那边的变化,那种同源之间的联系,并未因他的苏醒和她的沉眠而减弱,反而因为那一丝混沌余烬的融入,变得更加紧密和玄妙。
这或许……是她复苏的契机?还是另一种未知的演变?
他无法确定,但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牵挂,却因这微妙的变化,而生出了一丝极淡的希冀。
压下心绪,他将密信置于灯烛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了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