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北狄使团正式抵达大晟神京。
为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仪与礼遇,神京主要街道早已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两侧旌旗招展,身着明亮铠甲的禁军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肃然而立,将涌动的人群隔离在街道两侧,维持着秩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气氛。
蓝羽带着采薇和墨画,早早便在临街的一家酒楼二层雅间订好了位置,凭栏而望,恰好能将下方街道的景象尽收眼底。她并非官方人员,无需参与正式迎接,便以这般方式,来“凑一凑”这难得的热闹。
只见远处,北狄使团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队伍前方是身着皮甲、腰佩弯刀的北狄骑兵,他们面容粗犷,眼神锐利,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彪悍气息。紧随其后的,是装载着贡品和行李的驼队与马车,覆盖着色彩斑斓的毛毡。队伍中央,最为显眼的便是两辆装饰极为华丽的马车。前面一辆尤为宽大,以厚重的檀木打造,车壁雕刻着北狄图腾,车窗悬挂着锦绣帘幔,密不透风,想必里面坐着的就是此次和谈的正使——北狄左贤王呼衍灼。后面一辆马车则稍显精致秀气,同样帘幕低垂,无疑属于那位同来的北狄公主。
看着这支队伍安然无恙、风风光光地进入神京,蓝羽目光平静,心中却不由暗想:这支队伍的顺利抵达,想必让某些处心积虑想要破坏和亲、阻止联盟的人,此刻正扼腕叹息、失望透顶吧。她想起萧景玄那日笃定无比的眼神与话语——“萧景华必定会踏上前往北狄的路”,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冷意的笑容。他既然说了,便一定能做到。
不过,令蓝羽感到一丝好奇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位北狄公主抵达大晟后,具体会与哪位宗室或重臣子弟联姻,朝廷尚未有明确的消息传出。她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握住面前的白瓷茶杯,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沿,陷入思索。
正在此时,楼下街道传来一阵更加响亮的喧哗与骚动。只见一队仪仗鲜明、盔甲锃亮的大晟队伍从皇城方向而来,为首的男子骑在一匹神骏非凡的黑色战马之上,身姿挺拔如松,正是景王萧景玄。他今日身着正式的亲王蟒袍,金冠束发,面容冷峻,威仪天成,亲自率领着礼部等相关官员前来迎接北狄使团入城。
北狄使团的队伍见到他们,缓缓停了下来。在左贤王那辆华丽马车前方,北狄护卫自动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道。萧景玄策马上前,在距离马车数步之遥处勒住马缰,随即利落地翻身下马。几乎同时,那辆华丽马车的车门被从内推开,一名男子弯腰步出。
此人年纪约在三十五六岁,身材极为魁梧雄壮,比萧景玄还要高出些许,肩宽背厚,穿着一身北狄贵族的传统锦袍,领口和袖口镶嵌着厚重的貂皮。他面容轮廓深刻,鼻梁高挺,嘴唇紧抿,下颌线条刚硬,一双鹰隼般的眼眸锐利有神,顾盼之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与草原雄主的豪迈气概,正是北狄左贤王呼衍灼。
萧景玄与呼衍灼相互走近,依照两国礼仪,各自行礼致意。尽管隔着距离,蓝羽也能感受到两人之间那种无形的、强者对峙的气场。短暂的交谈后,萧景玄再次翻身上马,呼衍灼也回到了自己的马车。随即,由萧景玄引领,北狄使团跟随着大晟的仪仗,朝着皇城的方向迤逦行去。
直到使团队伍远去,围观的百姓人潮逐渐散去,街道恢复了些许平静,蓝羽才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
“热闹看完了,我们回去吧。”她语气平淡地对采薇和墨画说道,随即转身,步履从容地走下了酒楼。窗外残留的喧嚣与她内心的思量,仿佛被一同关在了身后。
回到兰汀水榭,蓝羽难得感到一丝无所事事的闲适。徐莹为了准备今晚的宫宴表演,定然不会再来府中与她一同练剑。而这段时间但凡得空便会出现在她面前的萧景玄,此刻想必正忙于接待和安顿北狄使团,分身乏术。
这份突如其来的清静,反倒让她有些不习惯。略一沉吟,她索性转身进了书房,从墙壁上取下一柄装饰古朴的长剑。这剑并非凡品,是她回京后萧景玄命人送来的,只是她一直未曾真正动用过。
她提着剑,信步走到兰汀水榭后方那片专门开辟出来的小花园。这里相对僻静,草木山石布置得错落有致,正适合练功。
手腕一抖,长剑“锃”然出鞘,寒光如水。蓝羽深吸一口气,足下微错,一套凌厉而流畅的剑法便施展开来。不同于往日与徐莹对练时刻意收敛的“花架子”,此刻她剑随身走,气贯长虹,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感,剑锋破空,发出细微的嘶鸣。她只觉得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内息随之流转,一种久违的、酣畅淋漓的感觉涌遍全身。仿佛自从上次在北漠战场上奋力搏杀之后,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毫无顾忌地施展过自己的武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