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都死不痛快。
然而又是几颗子弹打过来,消耗了他最后的勇气。
他直接趴在一个沙坑里,用沙丘掩护自己。
而在这时,他的班长,正用脚踢他。
“快点,乔恩,勇敢起来!”
“你要勇敢,勇敢向前,将那个碉堡给我烧掉!”
“他已经杀了我们10几个人了!”
“你也不想自己的兄弟们,都被它杀了吧!”
乔恩被刺激了。
他奋勇地扛起喷火器,对准几十米外的碉堡就要再次开火。
然而这时,“砰”又一颗子弹精准地打过来。
这一次,他就没有之前的好运。
这颗子弹,正好打到了他背后的喷火器上。
“哐”的一声,一阵大火燃起。
接着就是惨叫。
“啊啊啊!”
众人看得非常痛苦。
有一个狙击手实在看不下去,直接给了他一枪,让他结束了痛苦。
别看喷火手,在电影中非常威风,一道火焰下去,烧出几十米长。
那是建立在麦国人拥有绝对的炮火优势,已经封锁了鬼子坑道的出口,让鬼子无法进行还击的基础上。
凡是拿这东西去攻击,还有反击能力的阵地,那就要付出重大伤亡。
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的。
也就是说,你只有一次点火喷射火焰的机会。
下一次,对方的机枪手,步枪手,还有狙击手都会打你。
实际上,当喷火手出现在战场上,就会优先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威力大,但它还是不能承担主攻任务。
担任主攻的还是坦克与重炮加步兵,再加飞机。
喷火手本身太脆弱了,目标又太明显。
那么大一个燃料罐,眼睛只要不瞎就能明显看见。
而且和别人的区别很大。
就这样,双方正在拼死决战。
一次次攻势,此起彼伏,人们爆发着最后的力量。
这些士兵们为了陌生的目标,正在奋勇厮杀。
在龙汉人看来,明明他们都吃得很好,过得很好,仅仅为了那些额外的利益,所谓的市场、原料产地而进行互相厮杀。
那些陌生的士兵们,甚至要用石头都要杀死对方。
他们都想要拿下阵地。
这些事情,在许多刚刚吃饱的龙汉人看来,其实是很无所谓的。
一个麦国班长大吼一声,“乔恩!”
他端起一把机枪,冲着对方的碉堡扫射。
子弹飞速地扑向对面。
只是不多久,他也步了后尘。
一个汉斯狙击手将他打死在沙丘上。
在前线,汉斯人的狙击手很多。
鬼子的特等射手同样多,但是为什么鬼子对付不了喷火兵呢?
经常能看到一些战地录像,鬼子的坑道,被麦国人烧得很凄惨。
原因很简单。
鬼子缺少空中掩护和地面火力。
自己藏在坑道里,缺少视野。
很容易被压制住,进而导致喷火手靠近。
而汉斯如今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空中他们甚至还占有一点优势。
地面上的火力也足够。
狙击手的子弹足够。
这和鬼子不一样。
鬼子连分给狙击手的子弹都不够。
现在汉斯人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孤立无援,必须死守。
他们要面临前后的夹击。
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他们早就完蛋了。
而现在,麦国人就是一个碉堡接着一个碉堡的夺取。
有人会说,为什么后勤不直接从沙漠中走。
原因很简单,那些运输后勤物资的车辆,没有办法在沙子中行进。
当然麦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在进攻的时候,也同时花钱雇佣当地向导,试图从沙漠中找出一条路来。
但是这注定很难。
而且很花费时间。
毕竟建立一条可靠的通道,是很不容易。
然而运河防线每天都在遭受猛烈的攻击,需要消耗大量物资才能防守得住。
双方就在经受着一场东线战争的烈度。
麦国人也是第一次面对势均力敌的敌人。
鬼子虽然勇悍,但火力差太多了。
麦国人虽然感到棘手,但并没有觉得不可战胜。
仅仅半年多时间,就靠着情报优势扳回了局面。
而现在他们是面临巅峰期的汉斯兵。
当下,就遭受到了重大损失。
几乎每前进十米,都要损失一个排。
进攻一公里,就要损失一个团。
他们仅仅降了一个师,才一万多人。
这样下去,已经损失过半了。
以至于后来都是嘤国人组织着殖民地皲队在发动进攻。
但是这也是无济于事。
他们千辛万苦,才攻下汉斯人一个碉堡。
然而汉斯人立刻就会派兵再把碉堡给抢回来。
双方就这样来回绞杀着。
凡尔赛的绞肉机,再一次在异国他乡上演。
这主要是任何一方都没有掌握空中优势。
他们的装甲优势也是势均力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