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纪七,从公元526年(丙午年)到公元527年(丁未年),共二年。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丙午年)
春天,正月初一辛丑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壬子日,北魏让汝南王悦兼任太尉。
北魏安州的石离、穴城、斛盐这三处边防营寨的士兵造反了,他们响应杜洛周,加起来有两万人。杜洛周从松岍赶来与他们会合。行台常景派别将崔仲哲在军都关屯兵拦截,结果崔仲哲战死,元谭的军队在夜里溃败。北魏就派别将李琚代替元谭做都督。崔仲哲是崔秉的儿子。
以前,北魏广阳王深和城阳王徽的妃子有一腿。城阳王徽当时担任尚书令,很受胡太后信任。正好恒州人请求让广阳王深当刺史,城阳王徽就说广阳王深心思难测。等到杜洛周造反,在恒州的五原降户打算拥戴广阳王深为首领,广阳王深害怕了,就上书请求回洛阳。北魏于是派左卫将军杨津代替广阳王深做北道大都督,下诏让广阳王深当吏部尚书。城阳王徽是元长寿的孙子。
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人率领北镇流民在定州的左城造反,还改了年号叫鲁兴,然后带兵攻打定州城,定州的守军抵抗得不太顺利。杨津到了灵丘,听说定州情况危急,赶紧带兵去救援,进入并据守定州城。鲜于修礼来了之后,杨津想出城攻击,长史许被不同意,杨津气得拔剑就砍他,许被跑掉才没被砍到。杨津打开城门出战,斩杀了几百敌人,叛军退了,人心才稍微安定了些。不久朝廷下诏让杨津当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北魏又任命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和河间王琛一起去讨伐鲜于修礼。
二月,甲戌日,北伐的各路军队解除戒严。
北魏西部的敕勒人斛律洛阳在桑干西边造反,还和费也头牧子勾结在一起。三月甲寅日,游击将军尔朱荣在深井打败了斛律洛阳,在河西打败了费也头牧子。
夏天,四月,乙酉日,临川靖惠王萧宏去世。
北魏又大赦天下。
癸巳日,北魏封侍中、车骑大将军城阳王徽为仪同三司。城阳王徽和给事黄门侍郎徐纥一起在太后面前诋毁侍中元顺,结果元顺被调出京城,去当护军将军、太常卿。元顺在西游园向太后告辞时,徐纥在旁边侍奉,元顺指着徐纥对太后说:“这家伙就是魏国的太宰嚭,只要魏国不灭亡,他就死不了!”徐纥缩着肩膀退出去,元顺大声呵斥他说:“你这种舞文弄墨的小角色,也就配在几案前干点杂活,怎么能玷污门下省,破坏我们的伦理纲常!”说完抖抖衣服就站起来走了。太后默不作声。
北魏朔州城的百姓鲜于阿胡等人占据城池造反。
杜洛周向南出兵抢掠蓟城,北魏常景派统军梁仲礼打败了他。丁未日,都督李琚和杜洛周在蓟城北面交战,结果战败身亡。常景率领众人抵抗,杜洛周就带兵退回上谷。
长孙稚行军到邺城时,朝廷下诏解除他大都督的职务,让河间王琛代替他。长孙稚上书说:“之前我和琛一起在淮南,琛战败我保全了军队,结果就结下了私人恩怨,现在实在难以接受他的指挥。”朝廷没答应他。继续前进到呼沱时,长孙稚不想马上开战,河间王琛不听他的。鲜于修礼在五鹿半路截击长孙稚,河间王琛又不派兵救援,长孙稚的军队大败。长孙稚和河间王琛都因此被撤职。
五月,丁未日,北魏皇帝下诏说要亲自北伐,朝廷内外都戒严了。但后来又没去成。
衡州刺史元略自从到了江南,从早到晚都在哭,就像守丧一样。等到北魏元义死了,胡太后想召回元略。她知道元略是因为刁双才得以逃脱,就征召刁双为光禄大夫,还派江革、祖暅之回南朝,想以此换回元略。梁武帝以隆重的礼节送元略回去,还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元略刚渡过淮河,北魏就封他为侍中,赐爵义阳王;还任命司马始宾为给事中,栗法光为本地县令,刁昌为东平太守,刁双为西兖州刺史。凡是元略经过的地方,只要提供过一顿饭、一晚住宿的人都有赏赐。
北魏任命丞相高阳王雍为大司马。又让广阳王深再次担任大都督,去讨伐鲜于修礼;章武王融担任左都督,裴衍担任右都督,都受广阳王深指挥。
广阳王深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出征,城阳王徽就对太后说:“广阳王带着他的宝贝儿子,手握重兵在外,恐怕会有不轨之心。”太后就下令让章武王融和裴衍暗中防备他。章武王融和裴衍把太后的敕令拿给广阳王深看,广阳王深害怕了,以后不管事情大小,都不敢自己做决定。太后派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城阳王徽对我恨之入骨,我在外面远离朝廷,徽要陷害我,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自从徽执政以来,我上表请求的事情,大多不被批准。徽不光是要害我,跟我一起的将士,有功劳的都被排挤打压,待遇比不上其他军队的人,还特别遭他嫉恨。有时候将士犯了点小错,他就用重法惩处,甚至处死。所以跟我出征的人,没有不害怕的。说我好话的人,他就当成仇人;说我坏话的人,他就当成亲戚。徽在朝中掌权,每天都想找机会把我置于死地,我怎么能安心呢!陛下要是能让徽到外地去当州官,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样我或许能在战场上拼死杀敌,尽我的忠心和力量。”太后没听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