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仆射元纂以行台的身份镇守恒州。鲜于阿胡带着朔州的流民攻打恒州,戊申日,他们攻陷了平城,元纂逃到了冀州。
梁武帝听说淮河大坝那边水势很大,寿阳城几乎要被淹没了,就又派郢州刺史元树等人从北路攻打黎浆,豫州刺史夏侯亶等人从南路攻打寿阳。
八月癸巳日,反贼首领元洪业杀了鲜于修礼,向北魏请求投降;但反贼中的葛荣又杀了元洪业,自己取而代之。
北魏安北将军、都督恒、朔讨虏诸军事尔朱荣路过肆州,肆州刺史尉庆宾忌惮他,据守城池不出来。尔朱荣生气了,就起兵袭击肆州,抓住尉庆宾带回秀容。还任命他的堂叔羽生为肆州刺史,北魏朝廷也拿他没办法。当初,贺拔允和他弟弟贺拔胜、贺拔岳跟着元纂在恒州,平城沦陷的时候,贺拔允兄弟走散了,贺拔岳投奔了尔朱荣,贺拔胜逃到了肆州。尔朱荣攻克肆州后,得到贺拔胜,高兴地说:“得到你们兄弟,天下都不难平定啦!”就任命贺拔胜为别将,军中大事经常和他商量。
九月己酉日,鄱阳忠烈王萧恢去世。
葛荣收编了杜洛周的人马后,向北前往瀛州,北魏广阳忠武王元深从交津带兵跟着他们。辛亥日,葛荣到了白牛逻,带着轻骑兵突然袭击章武庄武王元融,把他杀了。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改元广安。元深听说元融战败,就停止进军。侍中元晏在太后面前宣称:“广阳王磨磨蹭蹭不前进,是心怀不轨,想图谋不轨。有个叫于谨的人,智谋过人,是他的主要谋士,在这种动荡的时候,恐怕他们不是陛下的忠诚臣子。”太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在尚书省门口贴出告示,招募能抓到于谨的人,说有重赏。于谨听说后,对元深说:“现在太后临朝听政,相信那些小人的谗言,如果不向太后表明殿下您的一片忠心,恐怕大祸很快就会降临。我请求自己去朝廷,向有关部门认罪。”于是他直接到告示下面,自称是于谨;有关部门就把这事报告给太后。太后召见他,非常生气。于谨详细地讲述了元深的忠诚,还说明了停止进军的原因,太后这才消了气,放了他。
元深带兵往回走,前往定州,定州刺史杨津也怀疑元深有不轨之心;元深听说后,就停在州城南边的佛寺里。过了两天,元深召集都督毛谥等几个人,和他们紧紧握手立约,说在危难的时候,要互相救助。毛谥却更加怀疑他了,偷偷告诉杨津,说元深图谋不轨。杨津派毛谥去讨伐元深,元深赶紧逃走,毛谥带着人呼喊着追赶。元深和身边的人从小路逃到博陵地界,碰到葛荣的巡逻骑兵,被抓住带到葛荣那里。反贼们看到元深,有些还挺高兴,可葛荣刚称帝,很厌恶元深,就把他杀了。城阳王徽诬陷元深投降了反贼,还把他的妻子儿女抓了起来。元深府里的佐官宋游道为他申诉,他们才被释放。宋游道是宋繇的玄孙。
甲申日,北魏行台常景打败杜洛周,斩杀了他的武川王贺拔文兴等人,俘虏了四百人。
就德兴攻陷了北魏的平州,杀了刺史王买奴。
天水的百姓吕伯度,本来是莫折念生的同伙,后来占据显亲抵抗莫折念生;但没打赢,就逃去投奔胡琛,胡琛封他为大都督、秦王,给他兵马,让他去攻打莫折念生。吕伯度多次打败莫折念生的军队,又夺回显亲,然后就背叛胡琛,向东引来魏军。莫折念生走投无路,向萧宝寅请求投降,萧宝寅派行台左丞崔士和占据秦州。北魏任命吕伯度为泾州刺史,封平秦郡公。大都督元修义把军队停在陇口,很久都不前进。莫折念生又反叛了,抓住崔士和送给胡琛,在半路上把他杀了。过了很久,吕伯度被万俟丑奴杀了,反贼的势力越来越大,萧宝寅根本控制不住。胡琛和莫折念生勾结起来,对破六韩拔陵的态度也越来越傲慢,破六韩拔陵派他的臣子费律到高平,引诱胡琛,把他杀了,万俟丑奴吞并了胡琛的全部人马。
冬天,十一月庚辰日,朝廷大赦天下。
丁贵嫔去世了,太子伤心到连水和粥都不吃,梁武帝派人对他说:“悲伤不能伤害了身体,况且我还在呢!”太子这才喝了几合粥。太子原本身体又肥又壮,腰带都有十围宽,到这时瘦了一大半。
夏侯亶等人的军队进入北魏境内,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都被攻克。辛巳日,北魏扬州刺史李宪献出寿阳投降,宣猛将军陈庆之进入并占领了这座城,总共收降了五十二座城,俘获男女七万五千人。丁亥日,梁武帝放李宪回北魏,又把寿阳设为豫州,把合肥改为南豫州,任命夏侯亶为豫、南豫二州刺史。寿阳长期遭受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夏侯亶减轻赋税,鼓励百姓务农,减少劳役,没过多久,百姓人口又充实起来。
杜洛周包围了范阳,戊戌日,当地百姓抓住北魏幽州刺史王延年、行台常景,送给杜洛周,还打开城门迎接他。
北魏齐州平原的百姓刘树等人造反,攻陷了郡县,多次打败州里的军队。刺史元欣任命平原的房士达为将领,把他们平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