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风波虽暂时归于平静,但其引发的震荡却如汹涌暗流,在京城的暗处翻江倒海般扩散。三皇子一党凭借手中权势,勉强压制住官方层面的深究,然而,那条被斩断的运输线,恰似一道难以愈合的巨大创口,使得他们财政上的窟窿日益增大,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更令他们如芒在背的是,暗处的对手如同紧盯猎物的猛兽,丝毫没有给他们喘息机会的打算。
殷若璃深知,真正的权柄,恰似天平的两端,一端稳坐朝堂,另一端则牢牢掌控在钱粮之上。她明白,仅仅斩断对方一条财路,不过是这场漫长博弈的开篇序曲,她的终极目标,是要从根本上动摇三皇子庞大势力的根基,令其因持续“失血”而逐渐萎缩、自行衰败。
“三皇子名下产业众多,明里暗里皆有布局,其中尤以‘汇通钱庄’和‘锦绣布行’最为关键。这两处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财源,更是他用以笼络官员、洗白银钱的核心渠道。”陈瑜将一份详尽的产业清单平铺在桌上,清单上字迹工整,各处产业的关联与弱点被清晰标注,一目了然。他微微皱眉,手指轻轻点在清单上,神情专注,仿佛要从这些密密麻麻的信息中挖掘出更多制胜关键。
“汇通钱庄,表面上信誉良好,经营稳健,背地里却从事着高利贷、非法汇兑等勾当。据我所知,其实际储备金恐怕远不如表面所呈现的那般充裕。”赵珩补充道,他凭借宗室身份的便利,在京城错综复杂的人脉网络中打探到不少不为人知的内幕,此刻一脸得意,仿佛自己就是掌握了武林秘籍的大侠。
殷若璃眼睛一亮,犹如发现了新大陆:“那就从这钱庄下手,让他们尝尝‘挤兑’的厉害。”
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充满智谋与算计的经济大战,就此悄然拉开帷幕。
钱庄风云起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搅动。大街小巷、茶楼酒肆之中,关于“汇通钱庄”的谣言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
在京城最热闹的“悦来茶馆”里,平日里说评书的刘三爷今日讲起了“汇通钱庄”的秘闻。他手持折扇,绘声绘色地说道:“各位看官,你们可知道,那汇通钱庄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里早就空了!听说啊,他们借给那倒台的孙大人一笔巨款,如今孙大人一倒,这钱可就打了水漂咯!”台下听众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摇头不信:“刘三爷,您这莫不是又在编故事哄我们呢?汇通钱庄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钱庄,哪能说倒就倒?”立刻有人反驳:“哎,话可不能这么说,无风不起浪啊,最近我也听好多人在传这事呢!”一时间,茶馆内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担忧在人群中弥漫。
与此同时,在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中,家眷们也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着钱庄的谣言。李侍郎家的夫人忧心忡忡地对身边的姐妹们说:“我家老爷在汇通钱庄可存了不少银子呢,要是这钱庄真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另一位夫人则故作镇定:“慌什么,也许只是谣言罢了,再看看情况。”然而,她眼中那一丝担忧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安。这些家眷们的担忧,很快便传达到了官员们的耳中,使得朝堂之上,一些官员也开始对汇通钱庄的情况暗自关注。
就在谣言甚嚣尘上之时,几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商号,怀揣着数额不小的银票,神色从容地前往汇通钱庄的不同分号要求兑取现银。
在城东的分号,“福记商号”的掌柜王福,带着两个伙计,大摇大摆地走进钱庄。他将手中的银票往柜台上一放,笑着对钱庄伙计说:“劳驾,给我把这银票兑了。”伙计接过银票,仔细查验后,发现手续齐全,便按规矩为他办理兑银手续。王福一边等着,一边跟旁边的人闲聊:“最近这市面上啊,关于你们钱庄的传言可不少,我这心里也犯嘀咕,所以还是把钱取出来踏实。”这话一出,周围几个等待办理业务的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交头接耳。
起初,钱庄掌柜并未太过在意这些零散的兑取请求,只当是个别商户资金周转的正常需求,依旧照常安排伙计支付。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几日,这样的“正常”兑取请求如潮水般骤然增多,且数额越来越大。
城西分号的钱庄掌柜看着眼前排起的长队,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一边催促伙计加快兑付速度,一边心里暗暗叫苦:“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这么多人来取钱?”而伙计们也手忙脚乱,原本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被彻底打乱,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与此同时,巧手李三精心仿制的数张足以乱真的“汇通钱庄”大额假银票,通过隐秘渠道,流入了几个与三皇子敌对,或是不明真相的富商手中。
城中富甲一方的孙胖子,平日里最爱贪小便宜。一天,一个神秘人悄悄塞给他一张高额假银票,声称拿着这银票去汇通钱庄就能兑换一大笔钱,还能发笔横财。孙胖子眼睛顿时放光,想都没想就直奔钱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