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香轻哼一声:"再有钱也是个打工的,能比得上大学生?"
张父不说话了,低头继续吃饭。屋里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音。
饭后,张晓云主动收拾碗筷。院子里,弟弟小松正借着最后的亮光写作业,妹妹小梅蹲在地上玩石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场景,却让张晓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情绪。
她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出来了,密密麻麻地缀在深蓝色的天幕上。远处的山影黑黢黢的,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十八年来,她从未离开过这片山坳,最远只到过县城。书本里描写的那些城市、大学,对她来说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晓云!晓云在家吗?"院门外突然传来村支书老刘的声音。
李桂香赶紧迎出去:"刘书记,这么晚有事啊?"
老刘站在院门口没进来,手里拿着个本子:"乡里小学要招个代课老师,明天报名。我想着晓云是咱村文化最高的,来问问她去不去。"
李桂香眼睛一亮:"去!当然去!一个月多少钱?"
"三十五块,管中午一顿饭。"老刘说,"不过要考试,听说报名的有好几个呢。"
张晓云擦着手走出来:"刘叔,要考什么?"
"语文数学呗,还能考啥。"老刘笑着说,"你肯定没问题,好歹是高中毕业。"
送走村支书,李桂香难得露出笑容:"这工作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说出去也好听。"
张晓云没说话,心里却在盘算。三十五块钱,差不多是父亲半个月的工资了。要是能当上代课老师,至少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夜深了,张家人都睡下了。张晓云躺在木板床上,听着窗外蟋蟀的鸣叫,久久不能入睡。月光从窗户纸的破洞漏进来,在地上投下一小块亮斑。
她翻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里面整齐地放着她的课本和几本旧书。手指抚过书脊,那些熬夜苦读的记忆又鲜活起来。高考那天发着高烧,数学卷子后面三道大题都没做完... ...
"没关系。"张晓云轻声对自己说,把箱子推回床底,"条条大路通罗马。"
第二天一早,张晓云换上最体面的衣服——一件浅蓝色的确良衬衫和黑色涤纶裤子,这是她为了高考特意做的。李桂香翻箱倒柜找出一双半新的塑料凉鞋,用抹布擦得锃亮。
"把这个别上。"李桂香递给女儿一枚小小的红色发卡,"精神。"
乡中心小学离张家村有五里路,张晓云走到时已经出了一身汗。校门口贴着红纸告示,几个年轻姑娘正围在那里看。张晓云认出其中有隔壁村的,也有乡上的。
考试在一间教室里进行,二十多人竞争这一个岗位。试卷不算难,但题量很大。张晓云埋头疾书,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中午休息时,其他考生三三两两去小卖部买汽水喝。张晓云坐在树荫下,从布包里拿出自家带的烙饼和水壶。这时,她注意到不远处有个穿白衬衫的年轻男人正在和校长说话,侧脸线条分明,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那是谁?"张晓云小声问旁边的姑娘。
"周家湾的周志远啊!"姑娘夸张地瞪大眼睛,"你不知道?他在深圳发了财,回来给学校捐了五百块钱呢!"
张晓云不由多看了两眼。那人似乎察觉到视线,转头朝这边望来。四目相对的瞬间,张晓云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角。
下午的试讲环节,张晓云抽到的是小学语文《小马过河》。站在讲台上,她忽然不紧张了,声音清亮地讲解课文,还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与学生互动。评委席上的校长频频点头。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张晓云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周家湾时,她鬼使神差地放慢了脚步。村口的大槐树下,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说笑。其中那个穿白衬衫的格外显眼,正是白天见过的周志远。
他似乎讲了什么有趣的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晓云只看了一眼就加快脚步离开了,心里却莫名记住了他笑起来眼角浮现的细纹。
三天后,村支书兴冲冲地来报喜——张晓云被录取了!李桂香高兴得当场杀了一只鸡,还破例让张父去打了一斤散装白酒。
"我就说我闺女有出息!"李桂香满面红光,仿佛已经忘了高考失利这回事,"当老师多好,将来找个好对象也容易!"
张晓云微笑着接受邻居们的祝贺,心里却想着下周一就要开始的新生活。代课老师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至于以后... ...她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那里,太阳正缓缓沉入山脊
喜欢贤内助的千亿江山请大家收藏:(m.38xs.com)贤内助的千亿江山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