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这一觉睡得极沉,直到日上三竿才悠悠转醒。多日的疲惫和紧张似乎都在这极致舒适的睡眠中得到了缓解。他刚睁开眼,早已候在外间的婢女金兰和冬梅便听到了动静,轻声询问后,端着温水和青盐、毛巾等物进来,伺候他洗漱。
不得不说,这种衣来伸手、被细致伺候的感觉,确实容易让人沉迷。王卓一边享受着这份封建社会的“腐败”,一边在心里暗暗痛骂万恶的封建旧社会。
洗漱完毕,精致的午膳已经摆在了外间的花厅桌上。四菜一汤,皆是时令鲜蔬和精心烹制的肉食,虽不如现代调味丰富,但食材本身的原味和厨子的手艺都属上乘,吃得王卓颇为满足。
饭后,他正琢磨着是不是该享受一下这难得的闲暇,比如去管家刘全提到的秦淮河边逛逛,或许还能寻个地方垂钓,体验一下明朝文人的闲情逸致。想法刚冒头,还未来得及实施,刘全便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恭敬笑容,低声道:
“大人,锦衣卫蒋指挥使在门外求见。”
蒋瓛?他怎么来了?王卓心里咯噔一下。老朱不是亲口说了让他“好好休息两天”吗?这怎么屁股还没坐热,催命的就上门了?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使唤啊!
心里疯狂吐槽,但王卓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反而立刻站起身:“快请蒋大人进来。”
片刻后,一身暗青色锦袍、气息冰冷的蒋瓛便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对着王卓微微拱手:“王大人。”
“蒋指挥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坐。”王卓客气地招呼,同时示意刘全看茶。
蒋瓛却没有坐下的意思,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平直无波:“奉陛下口谕,询问王大人,下一次前往‘东大’,需携带何物以充货值?陛下吩咐,让卑职提前备办,以免耽搁大人行程。”
王卓:“……”得,实锤了。老朱同志嘴上说着休息,身体却很诚实,这就开始催进度了。看来那二十万斤糖盐和高产种子让他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更多了。
他看了一眼身旁垂手侍立、看似低眉顺眼实则耳朵恐怕竖得老高的刘全,又看了看眼前这位活像人工智能的锦衣卫头子,再想想自己住的这栋豪宅……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忍了吧。
王卓沉吟片刻,既然皇帝这么积极,那就换点更有“文化价值”和“稀缺性”的东西试试水。
“有劳蒋指挥使亲自前来。”王卓露出诚恳的表情,“既然陛下垂询,那臣便直言了。此次前往,臣打算不再以大量金银或重复的古董为主,而是尝试一些能体现我大明文化精髓与物产丰饶的珍品,或许能在‘东大’开辟新的门路。”
蒋瓛冰冷的眼神微微一动,示意他继续说。
“其一,药材。可否寻几支上年份的、品相极佳的朝鲜进贡的人参,此物在古今一直被视为滋补圣品,价值不菲。”
“其二,文房雅玩。可否搜集一些‘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四大名墨’(徽墨、瑞墨、绛墨、川墨等)、以及湖笔、宣笔、鸡距笔等名家所制精品。大明这些传统手工艺精品,想必会有文人雅士追捧。”
“其三,印石珍玩。请寻几方由高手匠人选用上等的鸡血石、青田石、寿山石料,雕刻的闲章或名章,要工艺精湛,富有文人意趣。”
蒋瓛听完,略一思索,便点头道:“可。这些都是些寻常物件,很容易凑齐。还有吗?”
王卓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一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请蒋指挥使准备一只健康的猴子,要性情相对温顺些的。臣需用它做一项至关重要的试验,关乎日后是否可能……安全携带人员往返两地。”
提到“携带人员”,蒋瓛那万年不变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他深深地看了王卓一眼。
“明白了。”蒋瓛回答得异常干脆,“所有物品,连同你要的活猴,今天日落之前内备齐,告辞。”说完,竟是毫不拖泥带水,转身就走,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
送走蒋瓛这尊煞神,王卓站在原地,无奈地摇了摇头。休息?看来是奢望了。这位洪武大帝,真是一点缓冲时间都不给。
他看了一眼旁边侍立的刘全,吩咐道:“刘管家,秦淮河今日怕是去不成了。我去补个觉。”
“是,大人。”刘全恭敬应下,眼神闪烁了一下,立刻转身离去。他自然会将蒋瓛来访以及王卓所需之物,一字不落地迅速报入宫中。
王卓叹了口气,走向卧房。看来,牛马始终是牛马,到了明朝也摆脱不了996.
王卓午休睡醒之后正带着三个婢女品茗赏花,享受难得的下午茶时光,管家刘全便恭敬地过来禀报:“大人,蒋指挥使派人来传话,说您之前所列的一应物品,均已备齐,并已运送至西郊校场,请您过去查验接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