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只点着一盏豆大的油灯,光线昏黄,将苏渺的身影拉得细长,投在冰冷墙壁上,如同蛰伏的暗影。桌上摊开着今夜从瓦舍带回的“收获”,空气中弥漫着矿物粉末的涩味和植物汁液刺鼻的气息。
她没有丝毫睡意,尽管身体依旧疲惫,伤口隐隐作痛,但精神却因那个疯狂的计划而高度亢奋。
目光扫过那枚带着血丝纹路的古玉牌和冰冷的兽骨黑角。这两样东西能吸引并储存阴煞能量,是“饵”的核心。但如何将地穴中那暴戾的能量引出来,又如何确保这“饵”能被精准地“送”到东宫,送到太子面前?
她需要一种能剧烈扰动地脉、短时间内极大增强能量逸散的方法。更需要一种能让她远程操控、甚至设定触发条件的“引信”。
父亲笔记里那些零散的化学知识、系统提供的有限资料、以及脑海中新补全的法诀符文,此刻如同碎片般在她脑中飞速旋转、碰撞、重组。
硝石、硫磺、炭粉……这些是火药的基础成分。这个世界已有“轰天雷”、“起火”之类的雏形火器,但威力有限,多用于军事信号或庆典烟火。
但如果……如果不是为了爆炸的冲击,而是利用其燃烧时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和产生的特定波动,来冲击、扰动地脉呢?
并且,在其中混入能极大增强能量感应的矿物粉末(如朱砂、磁石粉),以及能引导方向的特定植物灰烬呢?
一个粗糙却可行的方案逐渐在她脑中清晰起来。
她需要制作几个特殊的“药包”。不是用来炸毁,而是用来“引爆”能量!
说干就干。
她将买来的硝石、硫磺、炭粉分别用小铜钵细细研磨成更细腻的粉末,按照模糊记忆中的比例小心混合。这个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摩擦生热就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她全神贯注,动作轻缓而稳定,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接着,她将朱砂粉、孔雀石绿粉以及几种植物汁液煅烧后得到的灰烬,按照特定顺序和比例,一点点加入基础的火药混合物中。每加入一种,她都小心翼翼地用银簪搅拌均匀,同时尝试着调动微弱的精神力,引导着那些粉末之间产生极其细微的能量联系。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更像是一种粗糙的“附魔”过程。她对法诀的理解和运用还太过浅薄,只能凭借直觉和血玉那一点点微弱的共鸣来进行。
混合完成后,她裁了几小块厚实的油纸,将少量混合好的药粉包成几个比核桃略小的小包,用细棉线紧紧捆扎好。
然后,她拿起那枚古玉牌和兽骨黑角。深吸一口气,指尖凝聚起刚刚恢复的、微弱的精神力,按照新领悟的【蕴灵】和【化煞】符文的逆向运用,小心翼翼地将玉牌和黑角中那点微弱的、相对平和的阴煞能量缓缓抽取出来,如同抽丝剥茧。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玉牌和黑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无光,最终“咔嚓”一声,轻轻碎裂,化为齑粉。而她的指尖,则凝聚了两小团不断扭曲、散发着微弱吸力的灰黑色能量气旋。
她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两小团能量气旋,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注入其中两个药包之中!
嗡!
药包轻微震动了一下,表面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幽光,随即恢复平静。但那层油纸,却隐隐透出一丝冰冷的寒意。
成了!这两个是真正的“诱饵”药包!
剩下的药包,她则用银簪蘸取混合了矿物粉末的浆液,在表面绘制了几个极其简陋、却蕴含着【引导】和【爆发】意味的符文线条,作为增强扰动和指向的“辅助药包”。
最后,便是载体和引信。
她拿起那几个白面娃娃,徒手将它们捏碎,重新揉捏,加入清水和少量植物汁液,塑形成几个中空的、鸡蛋大小的粗糙容器。将“诱饵药包”和“辅助药包”分别塞入其中,封好口。
然后,她取出那根内藏异藤浆液的银簪,用簪尖在每个面团容器表面,极其小心地刻下了一个复杂的、结合了【延时】与【感应】概念的复合符文。这符文繁复而脆弱,需要精准的精神力控制,她失败了好几次,直到精神力再次濒临枯竭,额头青筋跳动,才勉强完成了三个。
符文刻下的瞬间,微微亮起,随即隐没。她能感觉到,这三个不起眼的面团,已经变成了危险的定时炸弹。一旦她在一定距离内,用特定频率的精神力激发,或者它们感受到足够浓度的阴煞能量冲击,内部的符文便会启动,延迟片刻后,引燃药粉!
做完这一切,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苏渺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如纸,浑身都被冷汗湿透,指尖因为过度用力和精神透支而微微颤抖。脑海中针扎般的刺痛再次袭来。
但她看着桌上那三个灰扑扑、毫不起眼的面团,眼中却燃烧着冰冷而炽烈的火焰。
计划的第一步,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些“礼物”,送到该去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