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竑神色激动,连忙拱手应下。从一郡长史转而追随林阳,接手的第一件要务便是四郡的垦荒播种。这职位虽不起眼,但他深知其中分量。亩产千斤的水稻若能在扬州遍地生根,将是何等景象!
“好,天色不早,我们回府衙吧。”
林阳抬头望了望天。他在扬州停留已久,是时候准备返程了。
时不我待!
众人随林阳返回吴县太守府,分列两侧就座。
左侧依次坐着郭嘉、顾雍、周瑜、张竑、周昕、陈瑀;右侧则是太史慈、典韦、徐盛、凌操、韩当、周泰、蒋钦等将领。
环视堂内济济人才,林阳不禁忆起初至扬州时,身边仅有郭嘉、顾雍两位谋士与太史慈、典韦二将的冷清光景。
"虽得扬州四郡,却困于长江天堑未竟全功。"林阳开口时,众人都凝神静听。"吴郡驻守日久,四郡民生渐安,我当返徐州了。"
此番召集众人,正是为部署扬州防务。此刻林阳麾下共有七万兵马:原部两万四千,收编丹阳兵一万五千,加上吴郡、会稽三万人马。但镇守江东四郡仍显不足,且返徐需带走典韦四千铁甲螺纹军与徐盛、凌操五千菜刀军等精锐。
"子义,新兵招募进展如何?"林阳转向太史慈。眼下当务之急,正是补充扬州守军。
"已募得新兵三万,更有无数百姓感念主公恩德,争相投军。"太史慈拱手应答。
扬州四郡,太史慈正兴奋地向林阳汇报近况。林阳这些日子在扬州广施米粥、馒头等救济粮,不仅赢得民众爱戴,更收获四郡百姓的衷心感激。闻听参军即可顿顿吃肉,逃难流民纷纷赶来应征。面对踊跃人潮,太史慈甚至不敢继续招募。
林阳沉吟片刻后吩咐:"三万兵力不足,子义另在四郡征召五万新兵。我将调走一万五千将士,余下部众皆由你统领。"原从徐州带来的三万军队中多有伤员,林阳决定带他们返回故地。留在太史慈麾下的,仅剩其原本率领的一万精锐。其余兵员,都需在江东就地补充。以四郡数百万人口,供养十万大军并非难事。
"需从江东军中精选四万健儿,在彭泽操练水师。"林阳特别强调。十万大军中水师占四成,这个比例在他看来颇为恰当。剩余兵力还要用于平定百越之乱。
"末将领命!"太史慈郑重抱拳。他清楚肩上重任——这四万水师不仅要攻取庐江,更要为日后进取荆州做好准备。
林阳环视帐下诸将:周瑜、周泰、蒋钦、韩当四将随行,其余将领则需留守。他特别叮嘱周昕:"大明心系苍生,会稽屡遭百越侵扰,还需你亲自坐镇。"本想归隐的周昕闻言沉思片刻,终是郑重行礼应承下来。
"很好,从今天起周昕就担任会稽郡太守,统领会稽郡所有政务。我也不会让你独自承担重担!"
单靠周昕一人之力,想要平定百越之地是远远不够的!
"李虎!"
"末将在!"
话音未落,一名身披铁甲的将领大步走入,恭敬地单膝跪地。
"此次招降有功,特封你为讨越校尉,统率一万五千兵马,归周太守指挥!"
望着这位自己一手提拔的将领,林阳眼中满是期许。
听闻不仅升任校尉,还获封一万五千兵马,李虎激动抱拳高呼:"誓死效忠主公!"
从区区伍长一路升至校尉,他恍如梦中。
"其余具体策略,你听从周太守安排即可。我的主张是剿抚并用,教化与威慑并行!"
在场众人如郭嘉、周瑜、顾雍、周昕等闻言,皆是神色一动。
林阳竟对百越如此了解?周瑜心中讶异。
他怎会想到,这套策略实为后世智慧结晶。
"张竑,即日起你任扬州别驾从事,驻守丹阳宛陵城,总领扬州四郡政务!"
目光转向这位内政能臣,林阳决意人尽其才。
"凌操、赵野,你二人率剩余兵马听候张竑调遣!"
为稳固江东四郡,必须留下重兵驻守:
太史慈镇守豫章郡柴桑城,统领本部一万精兵,另在彭泽湖操练四万水军;
周昕坐镇会稽郡,麾下李虎率一万五千兵马清剿百越,安抚归顺部族;
张竑主政丹阳郡,统筹四郡事务,凌操、赵野统兵三万五千驻防——其中一万五千精锐分驻吴郡要地。张竑更肩负推广四郡水稻种植的重任。
关于如何分配,全由张竑自行定夺!
周瑜站在一侧,目睹林阳这般部署,心中愈发感慨!
毫无胜算!
彻底毫无胜算!
太史慈的五万大军驻守柴桑,已彻底封堵孙坚南下的路径!
待扬州局势稳定,十万雄师在手,孙坚再无翻身之机!
"诸位务必各司其职,休养民生,扬州便托付于各位了!"
林阳缓缓起身,向众人郑重行礼。
见主公如此重托,太史慈、张竑等人纷纷起身还礼。
"必不负主公所托!"
众志成城,君臣同心,令周瑜、韩当等人心生艳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