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藏书阁的幽灵。
白日,我在清风苑的小楼里,扮演着那个安静养病的秦家嫡女。看书,品茶,偶尔对着窗外的天空发呆,让门外的护卫觉得我百无聊赖,精神愈发恍惚。
而当夜幕降临,我便化作一道真正的孤魂,潜入那座知识的宝库。
三楼,成了我的专属实验室。
我将那位先祖所有的手稿、竹简、札记,全部摊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铺满了整个地板。这不仅仅是在阅读,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数百年的考古发掘。
我发现,这位名为“秦玄戈”的先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观察者”和“实验者”。
他不像其他的武者那样,满足于功法的传承和经验的积累。他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劲头,追问着一切的“为什么”。
【元气为何能淬体?其本质是替换,还是强化?我取死囚试验,以元气强行灌注,其肌肉骨骼短期内强度大增,然三日后便化为一滩血水。结论:元气内含生机,亦含毁灭之力。需以精神为缰,方可驾驭。】
【精神力,即‘神’,何物也?闭目内视,可感‘神’在泥丸宫。引‘神’出窍,可感天地万物。我曾尝试将精神烙印于一块玄铁之上,十年后,铁已锈,‘神’犹在。结论:‘神’,或是一种不朽之物。】
这些零散的记录,在我眼中,是无价的瑰宝。
我拿来纸笔,开始建立我的“翻译词典”。
元气 = 高维背景能量粒子(暂命名为“灵子”,Particle-Ling)。其具有双重属性,可构建物质(生机),也可分解物质(毁灭)。
精神力 = 具有高度组织性的量子意识场。具备信息储存能力,且稳定性远超普通物质。
经脉 = 生物能量传导网络。
丹田 = 生物能量存储与转化核心,类似一个可充放的生物电池。
……
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个世界模糊的、定性的玄学概念,转化为我所理解的、定量的科学体系。我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起了一个名字——“灵子物理学”。
然而,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星石的能量储备,像一个悬在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断提醒着我时间的紧迫。
【能量储备:2.1%】
它已经跌破了3%的安全线。我甚至能感觉到,“数据之眼”在进行高强度运算时,会出现轻微的“掉帧”现象。
我必须尽快找到吸收“灵子”的方法。
秦玄戈先祖的手稿给了我方向。他曾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绝脉”之人无法利用经脉筛选和传导元气,那可否在体外制造一个“模拟丹田”,先将元气“驯服”,再引入体内?
这个设想,在他的笔记里只是一段潦草的文字,后面跟着一个大大的“谬”字。他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因为“人心方寸,岂能外置”。
但他错了。
他缺少的,是对“频率”的认知。
我的“数据之眼”清晰地告诉我,天地间的“灵子”并非单一存在,而是由无数不同“频率”的粒子构成的混沌能量流。不同的功法,本质上就是用不同的精神力引导方式,去筛选和自身最匹配的特定频率的“灵子”。
而我这具“九阴绝脉”的身体,其经脉网络的固有频率,与主流的任何一种“灵子”频率都无法匹配,强行引入,只会导致破坏性的“失谐共振”。
所以,我需要的不是一个“模拟丹田”,而是一个“灵子频率筛选器”。一个能将混沌的“灵子”能量流,精准地筛选、提纯、并调整到与我经脉同频的设备!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我整个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不是玄学,这是工程学!这是我的专业领域!
我发疯一样地翻阅秦玄戈所有的手稿,试图寻找相关的线索。他既然能想到“体外驯服”,一定做过相应的尝试。
终于,在一本记录草药药性的札记夹层里,我找到了一张发黄的图纸。
图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法阵。中心是一个太极图,四周摆放着七种不同的矿石和三种特殊的植物,线条的走向,标注着模糊的“气流方向”。
旁边还有批注:【引月华之力,合七星之石,辅以静心草、凝神花、龙血藤……欲纯化元气,然石毁草枯,元气暴走,险些丧命。此法大凶。】
普通人看到这里,只会觉得这是一次失败的炼丹或布阵。
但在我的“数据之眼”中,这幅图瞬间被解构成了另一番模样——
那七块矿石,分明是七种不同晶体结构、拥有不同谐振频率的“压电晶体”!
那三种植物,根据药性分析,其蕴含的生物碱,能起到稳定能量场、降低熵增的作用!
而那些线条,根本不是什么“气流方向”,那是一幅……电路图!
秦玄戈先祖,他竟然在几百年前,凭借着直觉,摸索出了一套利用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来构建能量谐振场的雏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