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别的联合专案组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网信办、公安部经侦局、国安部及外交部等核心部门抽调的精干力量,迅速集结成一个高效运转的大脑,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反制行动。林墨作为金融技术反制与风险研判组的负责人,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国家机器在应对重大威胁时展现出的磅礴力量与精准协作。
维度一:技术反制与数据清污
林墨团队的任务最为紧迫——必须在被污染的数据引发更大范围的系统性误判前,完成清污和系统加固。
1. 数据溯源与校正: 在指挥部协调下,多家国家级网络安全团队联合入驻“信达数据”,对其全球服务器进行深度取证和漏洞排查。同时,央行金融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动用历史备份数据和交叉验证算法,对过去一周内所有受到“信达数据”污染影响的交易和风险评估进行批量回滚与重新计算。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在算力和人力的全力保障下,进展迅速。
2. 风控模型动态免疫: 林墨和赵工团队则争分夺秒地对“金盾”系统及银行自身的风控模型进行紧急升级。他们开发并部署了“数据异常波动实时监测模块”,该模块不再完全信任单一外部数据源,而是引入多方数据比对和基于AI的异常模式识别,一旦发现数据流出现难以解释的微小系统性偏移,会立即触发警报并启动人工干预,相当于给风控系统打上了“数据疫苗”。
3. 供应链安全强化: 专案组下发紧急指令,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对关键第三方服务商进行强制性的安全压力测试和代码审计。一场针对金融科技供应链的“排雷”行动全面展开,一批存在高危漏洞或管理不规范的服务商被暂停或终止合作。
维度二:舆论引导与信心修复
网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发力,对抗那股试图制造恐慌的暗流。
1. 权威发声,精准辟谣: 央行官网及权威金融媒体在谣言发酵的黄金时间内,连续发布公告和专家解读,用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澄清“新滨城银行”经营稳健,同业业务风险可控,并明确指出网络流传的所谓“内部爆料”为别有用心者捏造。对于被篡改数据引发的市场疑虑,则通过公布数据校正过程和结果,以透明化操作重建市场信心。
2. 溯源打击,震慑幕后: 公安网安部门迅速锁定了最早散布谣言的自媒体账号及其背后运营团队,查明其与境外某些“公关公司”的资金往来。一次跨省同步收网,数个编造并传播虚假金融信息的网络水军团伙被一举捣毁,有效遏制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并对潜在效仿者形成了强大震慑。
维度三:斩断非法资金链
这是直指敌人“七寸”的行动。根据苏晴提供的关于“龙腾汇”与“星图资本”接触的关键情报,公安部经侦局与国际刑警组织紧密合作,协调相关国家执法力量,对“龙腾汇”这个盘踞东南亚多年的地下钱庄集团展开了收网前的缜密侦查。
侦查员们发现,“龙腾汇”正在利用其在边境地区经营的数百个空壳贸易公司和物流公司作为掩护,精心构建一个复杂的“镜像贸易”网络。他们计划将境内通过“富民宝”等骗局以及一些非法集资、内幕交易获得的巨量黑金,通过虚构电子产品、农产品等高价值商品的进出口,实现向境外的“完美”转移。这与多年前那起涉及数百亿资金的“某集团跨境骗税洗钱案”手法如出一辙,但技术更先进,隐蔽性更强。
维度四:海外精准打击与情报深挖
苏晴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继续着她的猎杀。她避开“星图资本”的正面防线,将目标锁定在相对外围但至关重要的环节——“龙腾汇”负责与“星图资本”技术对接的负责人,一个绰号“算盘”的华人男子。
通过连续多日的跟踪监视,苏晴掌握了“算盘”的活动规律。她选择在一个深夜,于“算盘”离开情妇住所返回安全屋的途中,制造了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在“算盘”惊魂未定之际,苏晴伪装成当地交警,迅速将其控制并带离现场。
在一个临时设立的安全屋内,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攻防和苏晴展示的部分确凿证据,“算盘”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他交代,“星图资本”不仅为“龙腾汇”的“镜像转移”提供技术支持和路径设计,以确保资金链在区块链追踪下也能“隐身”,更要求“龙腾汇”协助将他们之前通过金融市场操纵(包括数据投毒和舆论操控)所获的部分利润,以及“阿尔法生命基金会”的部分黑金,一并转移出境。同时,“算盘”还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星图资本”的“凯因斯”,近期频繁与一个代号为“暗影主教”的人联系,似乎在筹划一次针对中国某关键能源交易所的、代号为“断缆”的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