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周明和陆信:“科技的温度,不应该只体现在危机发生时的精准报警,更应该体现在日常推广中的尊重与耐心。我们要做的,不是替用户做决定——哪怕这个决定在我们看来是‘为你好’——而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选择权,让他们有能力、有尊严地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才是长久之计,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否则,一次不经解释的‘成功救助’,可能伴随着十次因为沟通不足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最终损害的是整个项目的根基。”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陆星辰发出无意识的“啊呜”声,小手在空中抓挠着。
周明靠在椅背上,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焦躁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思考的神情。他揉了揉眉心:“线下说明会……视频解释……优化界面……这些,确实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时间。从纯技术推进的角度看,是‘慢’了。”
“有时候,‘慢’就是‘快’。”陆信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尤其是在涉及人的信任和接受度的事情上。宁宁说的有道理。技术再好,用户不接受,不信任,就是零。沈伯是幸运的,他事后理解了。但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像他一样转变观念。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让更多人在事前就理解并自愿接受这种守护。”
他拿起那份伦理准则初稿,用手指点了点:“这份准则里提到的‘最小必要’、‘用户可控’、‘透明可释’,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原则,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产品设计和运营环节。老周,你的技术方案我原则上同意继续试点,但必须严格按照苏总提出的这些要求,把用户沟通和体验做到位。试点用户的选取,也要更谨慎,优先选择理解能力和意愿较强的群体。”
周明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点头:“我明白了。是我之前太聚焦于技术实现和效率,忽略了推广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好吧,我回去让团队重新打磨用户交互流程,和社区工作站对接,看看怎么把线下解释工作做得更贴心。”他苦笑一下,“这比写代码难多了。”
看到他态度的转变,苏宁也露出了释然的微笑:“周总,技术是骨架,人文是血肉。两者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我们不是在拖后腿,而是在帮你把产品做得更好,更可持续。”
陆信看着两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如织的车流和人潮,缓缓说道:“这次关于沈伯的救助和后续的讨论,让我想了很多。我们‘星火’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追求极致的算力?是打造最炫酷的智能家居?还是……用我们掌握的技术,去解决一些真实世界的问题,去守护一些真正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比如尊严,比如信任。”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苏宁和周明:“独居老人的安全,只是一个切入点。未来,我们或许还可以用类似的技术逻辑,结合‘守护系列’的理念,去关注婴幼儿的健康环境,去帮助残障人士更便利地生活……但无论方向如何拓展,核心不能变:科技必须服务于人,必须以尊重为前提。这份‘成长的重量’,需要我们整个管理层,特别是我们几个,时刻扛在肩上,体现在每一个决策里。”
阳光在他身后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话语落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周明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懂了,陆总。我会调整思路,不仅盯着数据模型,更要盯着‘人心’这个最大的变量。”
苏宁怀里的陆星辰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挥舞着小拳头,“咯咯”地笑出了声。这清脆的笑声,瞬间冲淡了刚才讨论中的严肃和凝重。
苏宁低头亲了亲女儿的额头,柔声道:“你看,连星辰都赞成呢。”
陆信也走过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女儿粉嫩的脸颊,脸上满是温情。他抬头对苏宁和周明说:“好了,大方向定了,细节你们后续再碰。今天周六,都早点回去陪家人吧。”
周明收拾好东西,率先离开了会议室。陆信帮苏宁拿起妈妈包,两人并肩走向电梯。
电梯下行时,苏宁轻声说:“刚才看周总的样子,他是真的听进去了。”
“老周是技术痴,但不是顽固派。”陆信笑了笑,“只要道理讲通了,他执行起来比谁都快。关键是,我们要把道理摆在桌面上,坦诚地沟通。”
“嗯。”苏宁点点头,靠在陆信身侧,感受着短暂的宁静。她知道,关于数据边界和科技伦理的讨论永远不会停止,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沈伯”和更多的两难选择。但只要核心的价值观一致,只要沟通的渠道畅通,他们就有信心在技术的浪潮中,找到那条通往温暖彼岸的航路。成长的重量,确实,沉甸甸地压在肩头,却也让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实。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38xs.com)我在八零搞事业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