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在一片刺目的白光中失去了意识,最后的记忆是实验室里失控的粒子对撞机发出刺耳的嗡鸣,像是某种来自远古的警告。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鼻尖萦绕的不再是臭氧与金属混合的气味,而是干燥的尘土、羊群的膻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没药香气。
他躺在一棵扭曲的橄榄树下,身上的量子物理实验服早已被碎石划破,露出的皮肤上沾着赭红色的泥土。
不远处,几个穿着粗麻布长袍的牧羊人正警惕地望着他,他们的羊群在山坡上散开,像一团团滚动的白云。其中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举起手中的牧杖,用一种陌生却又诡异能听懂的语言喊道:"你是谁?从哪里来的?"
青林挣扎着坐起身,大脑中混乱的数据流正在重组——时间坐标:公元前4年,地点:犹地亚地区,伯利恒郊外。
这串由量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定位信息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意识里。他穿越了,穿越到了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间点,这个被后世称为"圣诞"的年份。
"我...迷路了。"青林选择了最稳妥的回答,同时快速评估着周围的环境。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泥砖建造的房屋低矮而密集,几条土路上偶尔有牵着骆驼的商人经过。
天空蓝得近乎透明,阳光炽烈地洒在身上,让他想起实验室里那台失控的粒子对撞机核心,同样的灼热而神秘。
就在这时,一阵婴儿的啼哭从村庄方向传来,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躁动的羊群都安静下来。牧羊人中有个年轻小伙子侧耳听了听,突然激动地跳起来:"是伯利恒!一定是先知说的那位!"他的同伴们也纷纷露出敬畏的神色,朝着村庄的方向跪拜下来。
青林的心脏猛地一缩。公元前4年,伯利恒,婴儿的啼哭——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名字。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村庄的方向走去。作为一个研究时空悖论的物理学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的凶险,但探索未知的本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拿撒勒的星外来客
三个月后,青林已经成了拿撒勒城外一个不起眼的木匠学徒。他用从未来带来的工程学知识改进了刨子和墨斗,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隐藏身份,他编造了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一个被商队遗弃的异乡人,这让他的口音和奇特的知识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学会了用脚碇在橄榄树上采摘果实,能分辨出二十种不同的草药,甚至能听懂当地妇人们闲聊时的双关语。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那个在伯利恒听到的婴儿啼哭始终萦绕在他耳边。他知道,那个孩子就在这个小镇上。
直到一个春日的午后,他在镇上的水井边第一次见到了耶稣。当时这个留着卷发的男孩正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泥地上画着奇怪的符号。那些符号既不是希伯来字母,也不是希腊文,反而像是某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其中几个青林甚至在弦理论的拓扑结构图上见过。
"你在画什么?"青林忍不住问道。
男孩抬起头,他的眼睛是罕见的榛色,瞳孔深处仿佛有星光在流转。"我在算天上的星星要多久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他的声音清脆,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它们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偏了轨道。"
青林的后背瞬间渗出冷汗。这个六岁的男孩竟然在计算星体轨道?而且似乎察觉到了三个月前那次量子对撞引起的时空涟漪?他强压下内心的震惊,装作好奇地蹲下身:"你看得懂星星的语言?"
"它们不是在说话,是在跳舞。"耶稣认真地纠正道,他用小手指着天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舞步,就像牧羊人赶着羊群回家。但有一颗星星跳错了,它的舞步乱了,其他星星也跟着乱了。"
青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湛蓝的天空中只有几片悠闲的白云。但他知道男孩说的是哪颗星——那是他穿越时空时留下的量子轨迹,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或许就像一颗偏离轨道的新星。
从那天起,青林开始刻意接近这个特殊的男孩。他会在耶稣帮父亲约瑟送木工活时"偶遇"他,会在安息日的会堂外装作不经意地听他与拉比们辩论,甚至会在他独自去旷野时悄悄跟在后面。他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有太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他能准确说出井里的水量,能让枯萎的无花果树重新发芽,甚至在一次高烧时,他的额头上浮现出与粒子对撞机能量图谱完全一致的光晕。
"你和我们不一样,对吗?"在一个月圆之夜,当他们并肩坐在加利利湖边时,青林终于忍不住问道。湖面倒映着皎洁的月光,耶稣的侧脸在月色中显得有些透明,仿佛随时会化作星光消散。
耶稣没有立刻回答,他伸手从水里捞出一条小鱼,鱼在他掌心安静地待着,鳞片闪烁着奇异的蓝光。"我来自很远的地方,比你故乡还要远。"他轻声说道,将鱼放回水中,"那里的人们不需要吃饭睡觉,他们以光为食,以思想为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