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边围着几位从京城顶尖医院和药检所抽调来的专家,个个神色严肃,眼神锐利如鹰隼,仔细审视着每一份材料。
焦点中的文件,是今早刚刚打印装订好,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注射用诺西那生钠(优化版)工业化量产路径关键节点优化报告及成本核算(最终版)》。翻开扉页后,核心的几页数据被反复传阅、推敲:
原研药(Spinraza)成本构成模拟分析:
特殊骨架寡核苷酸原料合成(专利壁垒核心):约占总成本45%
复杂纯化工艺(多步层析):约25%
专利递送系统(鞘内注射,频繁给药):约20%
其他(包装、质控、管理):约10%
模拟综合成本(不含研发分摊):约人民币 650,000元/支(12mg)
仁泽优化路径关键突破与成本构成:
骨架合成突破:采用新型酶法催化结合新型保护基策略,避开核心专利,大幅简化步骤(成本占比降至 18%)。
纯化工艺革新:应用新型混合模式层析介质及穿流层析技术,缩短周期,提高收率(成本占比降至 12%)。
递送系统革命:首创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LGA-PEG共聚物)缓释微球包裹技术。重大突破!单次给药体内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至原研药的3倍以上(成本占比降至 15%,且因给药频率大幅降低,患者实际年治疗费用锐减)。
原料(优化后):15%
制剂灌装与冻干:10%
质量控制(严格对标):20%
管理及其他:10%
优化后综合成本:约人民币 45,000元/支(等效剂量)
患者负担对比(年治疗费用估算):原研药(Spinraza):首年约¥750,000,后续每年约¥375,000(基于标准给药方案)。
仁泽优化版(预估给药方案):首年¥,后续每5年¥5,000(单次给药理论效持效期≥5年)。
纳入医保谈判目标:患者年自付费用降至一千元级别。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药学专家,手指用力点着报告上关于递送系统的那一页,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这个缓释微球的设计…这个体外释放曲线…还有你们加速稳定性试验的数据…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完全绕开了诺西那生钠最大的痛点!高分子材料的选择、包裹率、载药量…这些参数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优化出来的?”
他看向陈树清和张立峰,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和强烈的求知欲。
陈树清推了推眼镜,努力让语气保持平静:“是团队夜以继日攻坚的结果,交叉学科的启发起了关键作用。我们在贝林妥单抗稳定化工艺里积累的经验,对解决寡核苷酸在体内快速降解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高分子材料的筛选,结合了计算模拟和大量小试。”
他避开了那个无形的身影——那个能涤荡思维尘埃、让灵感如清泉般涌现的身影。他身上的墨绿色光芒随着专业的讨论而微微闪耀,那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性兴奋。
周司长翻到报告最后的总结页,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个醒目的“45,000元”上。他抬起头,看向张立峰,又扫过陈树清,眼神深邃如潭:“成本核算的依据,支撑数据链,每一步都经得起最严格的审计吗?特别是这个高分子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可行性和成本控制……”
张立峰挺直脊背,声音沉稳有力:“所有成本核算基于近期市场原料询价、设备折旧模型、能耗模拟以及我们现有中试线的实际运行数据。高分子材料的关键中间体合成路径已经打通,合作厂商的报价和产能保障协议已经作为附件提交。周司长,各位专家,我们仁泽的目标从未改变——让救命药回归其治疗价值本身,而非成为压垮患者的奢侈品。这份报告里的每一个数字,都背负着无数SMA患儿和家庭的重量。”他身上的土黄色沉稳业力透出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浅绿的发展渴望变得更为明亮,冲淡了浅灰的焦虑。
实验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剩下中央空调出风口的微弱气流声。专家们交换着眼神,有人微微点头,有人还在仔细核对某个图谱的峰值。
周司长的手指在那行“45,000元”上轻轻敲击着,那动作缓慢而沉重。他身上的灰黄业力丝线,在周围人看不见的层面,正被一种无形的、温和而强大的力量缓缓梳理、抚平。
那些代表僵化思维的深灰和代表怀疑的浊黄,如同被投入清水的墨滴,丝丝缕缕地淡化、溶解。敲击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他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合上报告书,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张立峰和陈树清脸上。
“好。”周司长只说了一个字,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巨大的回响。这一个字,重逾千钧,代表着国家层面的认可,为这粒成本仅四万五千元的“奇迹之药”打开了通往亿万患者的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