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送别众兄弟后,奕帆扶着已喝醉的吴荣送回了他的房间后,独自在新宅漫步。
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树影。
这宅子共有三进,前院待客,中堂和后院居住,后院的外围还有个菜园和花园。
最妙的是东厢房外有株百年四季海棠,正值花期,暗香浮动。
他在院中石凳上坐下,取出那枚杨芳所赠的玉佩。
羊脂白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莲花图案栩栩如生。
安身立命...
他轻声自语。
有了这处宅院,总算在这个时代扎下了根。
但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海外贸易、工业革命、改变历史...这些宏图大业,都需要从长计议。
眼下最重要的是积累人脉,培养势力。
忽然,他想到储物空间里那些现代知识。
《天工开物》要等到明末才问世,《农政全书》更是明末的着作。
若是他能提前将这些知识运用起来...
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收起玉佩,望向满天星斗。
来到书房,从空间内取出A3纸和圆珠笔、强光手电筒数支,开始绘制改造图纸。
前世建筑公司工程经理的经历,此刻竟在这四百年前的大明派上了用场。
奕帆运笔如飞,将现代卫生理念与明代建筑特色巧妙融合,直到更夫敲过二更梆子,才放下了笔。
既要舒适,又不能太过惊世骇俗。
奕帆揉着发酸的手腕,仔细端详图纸。
每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陶瓷管道要用青釉,既防渗又符合时代审美;竹制水管要选三年生的毛竹,内壁需用桐油反复浸泡;铁质部件则要镀锡防锈...
待到图纸完成,已是丑时三刻。
奕帆盘膝打坐,九阳真气运转三个周天,便觉神清气爽,一夜未眠的疲惫尽数消散。
次日清晨,他将众兄弟请到新宅。
朝阳初升,为这座三进院落披上金色光辉。
大家在院中石桌旁围坐,他缓缓展开连夜绘制的图纸。
诸位兄长请看,
奕帆指着图纸详解,前厅改为议事厅,设八仙桌一张,太师椅六把,两侧置兵器架。中堂东厢房为吴大哥居住,西厢房供各位兄弟暂住,后院为我居住。
吴荣感动地握住他的手,道:
二弟想得周到!
当他讲解到改造细节时,众人皆露困惑之色。
付刚捻须沉吟:这厨房也要通水管?还要设沉淀池?
正是。
他取出一张厨房详图,道:
厨房每日用水最多,若无排水系统,地面总是湿滑不堪。
他设计了两套系统:一是引水入厨,在灶台旁设水缸,用竹管从水井引水;二是排水出户,所有污水经陶瓷管道排入花园的沉淀池。
他指着图纸上的沉淀池解释道:这池分三级,第一级沉淀杂物,第二级澄清污水,第三级的清水可用来浇灌菜园。池底留有清淤口,定期清理即可。
张猛瞪大眼睛道:在厨房里就能取水?这...这太方便了!
奕帆笑道:不仅如此,我还设计了专用水缸。
展开另一张图纸道,这口水缸分内外两层,外层储水,内层放置食材,利用井水低温保鲜。
缸底开孔,接排水管直通沉淀池。
李胜指着淋浴图纸道:这淋浴间与厨房共用一套给水系统?
正是。
奕帆点头,道:我在后院建了蓄水塔,利用高低差形成水压。厨房、淋浴、洗衣都可共用此系统。
众兄弟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付刚拍板道:
就按奕兄弟说的办!我这就去寻最好的泥瓦匠!
就在他给众兄弟讲解图纸到收尾时,新来的捕快兄弟急匆匆从前院跑来道:
奕兄弟,门外有客来访,说是四方仓行的杨员外。
说话间,就见杨员外携着夫人和杨芳已走进院来。
杨员外今日穿着暗红色万字纹直身,显得格外精神;杨夫人身着藕荷色比甲,端庄大方;而杨芳...
但见这少女身着淡粉绣梅花的交领襦裙,外罩月白色比甲,发间只簪一支珍珠步摇,清丽脱俗。
她悄悄抬眼望来,正对上奕帆的目光,顿时双颊绯红,忙不迭低下头去,那含羞带怯的模样,着实惹人怜爱。
听闻奕公子新居落成,杨某特来道贺。
杨员外笑着让随从抬进贺礼,是两坛上等花雕、四匹杭绸,还有一盒精致的文房四宝。
奕帆连忙还礼道:员外太客气了。
杨夫人慈爱地打量着院落道:这宅子收拾得真雅致。
她特意看了眼后院,听说公子还要改建?
他正要回答,却见杨芳悄悄走到海棠树下,假装赏花,眼角余光却不时瞟向奕帆这边。
当她发现奕帆在看她时,急忙扭过头去,耳根却悄悄红了。
吴荣在一旁碰碰奕帆的胳膊,低声道:二弟,杨姑娘对你...
奕帆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员外、夫人请到前厅用茶。正好我在讲解宅院改建的图纸,还请员外指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