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峰楼内茶香袅袅,众人临窗而坐,品茗闲谈。
窗外郑州街市热闹非凡,叫卖声、车马声不绝于耳。
唐江龙唤来小二,笑问道:小二哥,这郑州城近来可有什么新鲜事?说来与我们听听。
小二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见这桌客人气度不凡,便热情地介绍起郑州风物。
各位客官是外地来的吧?咱们郑州知府裴泫栗大人可是个清官,就是...
小二压低声音,道:就是有点惧内。
他那位绍兴师爷张可维,可是个能人,把知府衙门打理得井井有条。
唐江龙摇扇笑道:看来小二对城中事务了如指掌啊。
那是自然!
小二得意地道:北大街的绸缎庄、南大街的粮行、小巷胡同里的各色商号,没有我不知道的。
正说着,小二忽然想起什么,道:说起来,昨天裴夫人闹肚子,可把全城的大夫都急坏了。
十几个大夫轮流问诊,都没见起色。这种闹肚子在咱们郑州城,每年都要死掉上百号人呢!
奕帆闻言神色一凝,仔细问道:这种病症很常见吗?手中茶杯微微一顿。
蓝漩秋注意到他的反应,轻声问道:奕大哥,怎么了?
可不是嘛!小二叹道,特别是夏秋之交,闹肚子的人特别多。刚才一个时辰前,知府衙门前还贴了悬赏公告,寻神医诊治呢。
奕帆沉吟道:听小二描述,这病症像是肠胃疾病。
若是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或食物,体弱之人确实可能危及性命。
奕帆心中一动,这症状听起来像是后世的急性肠胃炎。
在这个卫生条件落后的时代,因饮食不洁引发的肠胃疾病确实可能致命。
他仔细询问了病症详情,随后打听知府衙门的位置。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唐江龙诧异道:奕兄,莫非你要去揭榜治病?难道你还懂医术?
付嵇将军也疑惑地说:总镖头,这治病救人可不是儿戏啊。
蓝漩秋却微笑道:我相信奕大哥既然敢去,定有把握。
奕帆从容起身:略懂一二,且去试试。
一行人来到知府衙门,果然见到门前张贴着求医榜文。
奕帆上前揭榜,守门衙役见他年纪轻轻,很是不屑道:去去去,哪里来的小子,也敢揭知府大人的榜文,这可是要给夫人看病的!”
这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师爷走了出来,正是绍兴师爷张可维。
他上下打量着奕帆,语带讥讽道:这位公子,看病可不是吟诗作对,需要真才实学。
看你年纪轻轻,还是不要耽误夫人病情了。
奕帆不慌不忙,拱手道:张师爷,在下有几个问题请教。
夫人近日可曾食用不洁食物?
是否饮用生水?
发病前可曾吃过生冷之物?
这一连串专业问题让张师爷一时语塞,他支吾道:这个...夫人前日在花园赏菊时,确实饮了些生水,还用了些生冷瓜果...
奕帆继续追问:这就对了。
生水未经煮沸,易含病菌;生冷之物伤及脾胃。
可曾发热?
腹泻是水样还是黏液样?
一日几次?
若不及早医治,恐生变故。
张师爷被问得满头大汗,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真有本事,连忙道:公子稍候,容在下禀报知府大人。
不多时,裴知府亲自迎了出来。这位知府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儒雅,只是眉宇间带着忧色。
他见奕帆气度不凡,拱手道:本官裴泫栗,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奕帆,见过裴大人。
奕公子,内子之疾,城中名医皆束手无策,公子真有把握?裴知府半信半疑问道。
奕帆自信地说:医者父母心,在下必当尽力而为。
若是普通的肠胃疾病,在下有九成把握。
来到内室,奕帆先为夫人诊脉,又仔细询问了症状。
其实他早已从症状判断这是急性肠胃炎,但为掩人耳目,还是装模作样地诊了片刻。
确认是急性肠胃炎后,夫人这是急性肠胃之疾,
奕帆正色道,需立即用药。
他借故需要取药,独自来到偏房。
意念一动,奕帆从空间中取出蒙脱石散、阿莫西林和益生菌各两盒。
这些后世常见的药物,在这个时代无异于灵丹妙药。
这些现代药物他立即都用古朴的瓷瓶分装,以免引人怀疑。
出了偏房,拿出瓷瓶。
裴知府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药瓶,疑惑道:奕公子,这些是...
这是家传秘方,奕帆面不改色,道:还请大人相信在下。
他仔细向丫鬟说明用法:先将这白色药粉用温水冲服,半个时辰后再服这胶囊。
记住,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
又特别嘱咐:往后切记,所有饮水都要烧开,饭菜要热透再用。如厕后务必洗手...
这一番现代卫生常识,听得裴知府和张师爷目瞪口呆。
趁着配药的间隙,唐江龙在外间与张师爷闲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