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病,来势汹汹。
昨日早朝尚且精神矍铄,夜间便突发恶疾,高烧不退,呕血昏迷,太医院束手无策,只言“邪风入体,忧思过度,龙体违和”,需静养。消息被严密封锁,但宫禁森严、御医频繁出入的景象,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一时间,帝都上空阴云密布,暗流汹涌。
林砚奉召急入宫闱,穿过重重殿宇,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草药味和一种无形的紧张。养心殿外,重臣云集,太子赵桓、太傅云逸、枢密使、几位阁老、以及几位皇室宗亲皆面色凝重地等候着。见到林砚,众人神色各异,有关切,有审视,更有难以言喻的深邃。
“林学士。”太子赵桓率先迎上,眼带血丝,声音沙哑,“父皇突然病重,昏迷前独召见你,必有要事相托。”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与焦虑。皇帝病重,储君监国,压力如山。
“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林砚沉声道,心中却是一凛。皇帝独召他一人?在这敏感时刻,是信任,亦是将其推至风口浪尖。
太傅云逸微微颔首,低声道:“陛下龙体关乎国本,此刻当以稳定为上。林学士,谨言慎行。” 话语中的提醒意味不言而喻。
在内侍的引导下,林砚独自步入寝殿。殿内烛光昏暗,药气更浓。龙榻之上,皇帝赵昊面色蜡黄,气息微弱,往日锐利的眼眸紧闭,眉宇间锁着深深的疲惫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
林砚心中一沉,这绝非寻常病症!他文心微动,一丝极其隐晦的感知探出,触及皇帝身体时,竟感到一股阴寒、侵蚀生机的邪异能量盘踞在其心脉附近!虽然极其微弱隐蔽,却如附骨之疽,不断蚕食着龙体的元气!
是邪术!绝非太医院所说的“邪风入体”!皇帝是被人暗算了!而且手法极其高明,寻常医道难以察觉!
是谁?竟敢谋害天子?是“蚀魂之眼”的残余?还是……那潜伏的“观星人”终于出手了?目的何在?制造混乱,方便行事?还是针对即将开始的星门探寻?
刹那间,林砚心念电转,背后惊出一身冷汗。此事关乎帝国存亡,必须立刻应对!但绝不能声张,否则朝堂大乱,正中间人下怀!
他上前一步,跪在榻前,轻声道:“陛下,臣林砚奉诏前来。”
皇帝眼皮微动,艰难地睁开一条缝,目光浑浊,却仍有一丝清明与威严。他颤抖地伸出手,指了指枕边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盒,嘴唇翕动,发出微弱的声音:“砚……儿……盒……密诏……太子……星……小心……” 话未说完,又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黑血,再次昏厥过去。
“陛下!”林砚心中一痛,连忙上前扶住,输入一缕精纯平和的文气,护住其心脉,暂时稳住伤势。那缕文气与邪能接触,发出微不可察的滋滋声,竟能稍稍抑制邪能的蔓延!这证实了他的猜测,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小心取过那个紫檀木盒,入手沉重,上有皇室秘纹封印。这就是皇帝的托付吗?密诏给太子?还有“星”和“小心”……是指星核之事需谨慎,还是另有所指?
将木盒谨慎收好,林砚退出寝殿,对守候的太子及重臣沉声道:“陛下暂安,需静养。陛下有口谕,命太子殿下监国,诸臣工各司其职,稳定朝局。另……有密旨予臣。”
众人神色各异。太子明显松了口气,接过监国之任。太傅云逸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几位阁老和宗亲则交换着眼神,心思难测。
接下来的数日,帝国进入了太子监国的特殊时期。
表面看来,朝政运转如常。太子赵桓在太傅等辅政大臣协助下,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但暗地里,各方势力的角逐却骤然加剧。
以晋王(皇帝幼弟,素有贤名但野心勃勃)为首的部分宗室,以“陛下病重,宜广召名医,集思广益”为名,频频举荐一些来历不明的“奇人异士”入宫,似欲插手诊治,其心可疑。
一些与军方关系不睦的文官集团,则开始暗中串联,质疑太子年轻,恐难当大任,隐隐有推举其他皇子或宗室摄政的苗头。
更有甚者,市井坊间开始流传一些谣言,或暗指太子德行有亏,或影射林砚“挟星自重”、“有窥伺神器之心”,试图搅乱浑水。
林砚深居简出,对外称奉旨研读典籍,为陛下祈福,实则暗中与太傅云逸、墨渊大师、以及伤势渐愈的天机子道长保持密联。
在太傅府密室中,四人齐聚。
“陛下所中之毒,绝非寻常。”林砚将诊断结果告知三人,“是一种极其阴邪的咒术,侵蚀生机,寻常医药难解。我以文气略作试探,可暂缓其势,但根除极难,且施术者必有感应。”
“果然是邪术!”天机子道长脸色铁青,“能瞒过太医院,潜入深宫对陛下下手,此獠对宫廷渗透之深,实力之强,远超想象!必是那‘观星人’无疑!其目的,恐是为制造权力真空,方便其寻找‘星门’或进行更大阴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