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编得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光辉伟岸,极富感染力和传播性,将周、马二人塑造成了忠勇无双、力挽狂澜的战神,而将那场混乱不堪、功败垂成的战斗,硬是描绘成了一场在陛下英明指导下、众将士浴血奋战最终击退强敌的“大捷”!
曹化淳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陛下这是要用更生动、更刺激、更容易被百姓接受的故事,去对冲、去覆盖那些阴暗恶毒的流言!用英雄的赞歌,去淹没那些猜忌的低语!
“皇爷圣明!”曹化淳心悦诚服地躬身,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这法子,看似儿戏,却或许比任何严旨申斥、缉拿谣言都更有效。“奴婢这就去办,定让皇爷的故事,传遍京城每一条胡同!”
“嗯,”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挥挥手,“去吧。记得,要快,要热闹。”
你还别说,咱们这位被逼到墙角、时常犯轴但偶尔灵光一闪的崇祯皇帝,这招剑走偏锋,还真是高,高得有些出人意料!
如今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茶馆酒楼,甚至勾栏瓦舍,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最热闹的话题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建虏大军,也不再是那些云山雾罩的政治谣言,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英雄传奇!
说书先生们拍响了醒木,唾沫横飞,演绎着“周将军怒斥皇太极,青龙刀寒慑虏胆”的桥段;
戏班子抓紧排演新戏,锣鼓家伙敲得震天响,扮演“马将军”的武生一身亮白靠旗,耍着银枪,恨不得真在台上耍出个“七进七出”来;就连街边卖泥人、画糖画的小贩,都迅速抓住了商机,摊位上摆满了“单骑救主”的周文郁泥塑和“白马银枪”的马祥麟糖画,引得孩童们缠着大人非要买一个不可。
“周边”产品,已然脱胎于那薄薄的几页“御撰话本”,以惊人的速度形成了产业链。周文郁和马祥麟的形象,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创造和百姓口耳相传的夸张,愈发神勇无敌,光芒万丈。
现在的周文郁和马祥麟,早已不只是深宫里皇帝陛下个人趣味下的“关二爷”和“赵子龙”手办了。
他们突破了宫墙的束缚,一跃成为了整个京城百姓心目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津津有味的活生生的守护神!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市井间的英雄偶像,是危难时期人们迫切需要的、能够寄托希望与自豪感的具体符号。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末改革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