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是最好的掩护。一只柳家警示箭,划破了长空。
柳家暗桩传来的警示让萧云与柳轻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处理掉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将陈孤的遗体妥善掩埋后,便如同两道轻烟,融入了江南密布的水网与丘陵之中。
他们昼伏夜出,专拣人迹罕至的小路。柳轻风对江南地形了如指掌,总能找到最隐蔽的路线。而萧云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功力已恢复了七八成,凌波微步施展开来,在复杂的地形中更是如鱼得水。
那封染血的密信,像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也指明了新的方向。
“石长老信中所言,‘星指引迷途’,‘星陨遗刻’……这‘星陨阁’缥缈难寻,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在一处废弃的樵夫木屋中暂歇时,萧云摊开一张柳轻风凭记忆绘制的简略舆图,低声问道。
柳轻风用树枝拨弄着面前小小的篝火,火光在他沉静的眸中跳跃。“古老宗门,往往与山川星象相连。既然名为‘星陨’,其遗刻所在,或许与特定星象对应的地域有关。而慕容博的‘火种’与之关联,则说明这绝非寻常的武学传承地,其中必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甚至可能关系到欧阳千树真正想开启的‘万象武库’。”
他抬起头,看向萧云:“要找到线索,我们或许需要借助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丐帮弟子遍天下,消息灵通,但涉及这等古老秘辛,恐怕力有未逮。或许……我们可以去一个地方。”
“哪里?”
“**观星苑**。”柳轻风缓缓吐出三个字,
“位于太湖西山之中,是一处极其隐秘的所在。其主人乃是一位隐士,精研星象堪舆、机关数术,与我柳家祖上有些渊源。家父曾言,若遇匪夷所思之谜题,或可前往一试。只是此人脾气古怪,能否得到指点,全凭机缘。”
“观星苑……”萧云默念着这个名字,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目前最有可能找到“星陨阁”线索的地方。“好,我们就去观星苑。”
两人计议已定,便转向太湖方向而行。一路上,他们更加小心,不仅避开官道城镇,连江湖人物聚集的茶棚野店也尽量远离。柳轻风动用了柳家几条极为隐秘的联络线,获取少量必要补给,同时探听外界风声。
消息零零碎碎地传来,却拼凑出一幅山雨欲来的图景:
天机阁与耶律傲的人马果然在雁门关一带大肆搜寻,双方似乎还因为争夺“线索”或“先机”爆发了几次冲突,印证了石坚情报中“欧阳与耶律似有隙”的判断。这为他们引开了一部分压力。
同时,江湖上关于“萧峰之女”身怀绝世武功秘笈、乃是开启某个前朝宝库关键“钥匙”的流言愈演愈烈,版本繁多,将萧云推到了风口浪尖。显然,这是欧阳千树为了搅浑江水、方便他暗中行事而散布的烟雾。
段誉与虚竹方面的消息则有些模糊。有说大理国主因边境摩擦与辽国使者频繁交涉,亦有说灵鹫宫主力似在西北方向有所异动,疑似在追查天机阁的根基所在。两位长辈显然并未放弃,而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这场风波。
这些消息让萧云心情复杂。一方面,她感激段誉、虚竹的关切;另一方面,身世疑云如同毒刺,让她无法完全信任任何人,包括这两位看似毫无保留的伯伯。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袖中的**雁门令**,这枚来自无尘大师的令牌,冰凉坚硬,仿佛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实物。
数日跋涉,两人终于潜入太湖地域,在西山深处一番寻觅,根据柳轻风记忆中晦涩的指引,终于在一处人迹罕至的竹林幽谷中,找到了“观星苑”。
那并非想象中恢弘的庄园,只是几间依山傍水、造型奇特的精舍。屋顶并非寻常瓦片,而是覆盖着某种暗色的材质,平滑如镜。院落中有不少造型古朴的青铜仪器,似是用于观测天象。
一个梳着双髻、身着葛衣的小童正在院中清扫落叶,见到陌生人,也不惊慌,只是歪着头打量他们。
柳轻风上前一步,依照古礼,抱拳道:“江南柳氏后人,柳轻风,携友萧云,冒昧来访,求见苑主,望通禀一声。”
小童眨了眨眼,声音清脆:“先生已知二位要来。他说了,若要问‘星陨’之事,需先过了‘**星弈之局**’。”
说着,小童引二人来到后院。后院更为开阔,地面以黑白两色石子铺就,构成一幅巨大的星空图谱。图谱之上,散落着数十枚拳头大小、温润如玉的棋子,棋子颜色各异,似乎对应着不同的星辰。
“规则很简单,”小童指着星空图谱,“一炷香内,二位需合力,将这些‘星子’归入其应在的‘星位’。若成,先生自会相见。若败,便请原路返回。”
萧云与柳轻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这绝非简单的棋局,而是考验他们对星象、数术乃至彼此默契的难题。
香已点燃,青烟袅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