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同志们!今天,咱们聚在这里,不是开作战会议,也不是搞生产动员,是来喝喜酒的!是来共同见证咱们北境的好小伙儿小石头,和好姑娘小敏,喜结连理!”
底下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小石头,是咱们看着长大的。”杨靖宇看向小石头,眼神里带着长辈的赞许和欣慰,“从当年那个机灵又带着点野气的小鬼,成长为今天独当一面的民兵队长,他身上的伤疤,他为保护乡亲、保卫北境流的血汗,大家都看在眼里!他是咱们抗联的好战士,是北境的好儿子!”
他又看向小敏,目光更加柔和:“小敏姑娘,是咱们女子班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是中心医院尽职尽责的卫生员!她代表着咱们北境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她们用行动证明了,咱们北境的姑娘,一点也不比男娃差,一样能为建设家园贡献重要的力量!”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庄重而充满期望:“今天,他们俩结合在一起,一个是英勇的民兵干部,保卫着咱们的平安;一个是能干的卫生员,守护着大家的健康。这不仅是他们小家庭的喜事,更是咱们北境这个大家庭的喜事!我希望你们结婚以后,能互相学习,互相扶持,互敬互爱,把咱们抗联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好作风,带到你们的小家里去!更要一起,为把咱们北境建设得更加富足、更加美好,努力奋斗!”
杨司令员的话音刚落,掌声就如同雷鸣般响彻院落,久久不息。
接着,陈青山和林晚秋也代表“娘家”和“婆家”(大伙儿心里都这么认为)讲了话。陈青山拍着小石头的肩膀,只说了句:“成了家,就是真正的大人了!责任更重,步子要更稳!”林晚秋则拉着小敏的手,细声叮嘱了些体己话,眼里满是姐姐般的关爱。
轮到新人发言了。小石头深吸一口气,走到院子中央,面向所有来宾。他先是对着杨靖宇、陈青山等领导,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向四周的老乡们,深深鞠了一躬。
他抬起头,眼眶有些发红,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异常清晰:“杨司令,陈队长,林大姐,何大姐,赵大叔,周厂长,王师傅,各位乡亲父老,同志们!我小石头……俺……俺是个没爹没娘的苦孩子,是抗联救了俺,是北境收留了俺,是咱们黑风岭的米和水把俺养大!没有大家,就没有俺小石头的今天!”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用力抿了抿嘴,才继续道:“今天,俺娶媳妇了,娶的是小敏这样好的姑娘!俺这心里……又高兴,又……又不知道该咋谢大家!俺不会说啥漂亮话,俺就在这儿给大家保证!往后,俺一定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对得起乡亲们的恩情!俺一定好好待小敏,跟她一起,把俺们的小家经营好!俺这身力气,俺这条命,都是北境的!俺会一直守在这里,跟着杨司令、陈队长,保护好咱们的家乡,保护好咱们的父老乡亲!只要俺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任何人,来破坏咱们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这番朴实无华、却字字发自肺腑的话,让院子里许多人都湿了眼眶。不少看着他长大的老人,都偷偷抹起了眼泪。
小敏也走上前,她没有小石头那么激动,但眼神清澈而坚定。她先是对各位领导和乡亲们表示感谢,然后看着小石头,轻声却清晰地说:“石头哥,俺信你。往后,你在前面保卫咱北境,俺在后面,照顾好家,也在医院里尽俺的本分。咱俩一起,把日子过好,也为咱们北境这个大家,出咱的一份力!”
新人话音一落,赵老根就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他手里捧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长条物件,走到小石头面前,郑重地递给他:“石头,接着!这是俺老头子的一点心意!”
小石头接过,打开红布,里面是一把带鞘的猎刀。刀鞘是旧牛皮制的,磨得油亮,刀柄是坚实的木头,被岁月和手掌摩挲得光滑温润。他抽出刀身,一道寒光闪过,刀刃保养得极好,锋利异常。
“这把刀,是俺年轻时候在山里混饭吃的老伙计,跟着俺钻过老林子,宰过害兽,也防过身。”赵老根的声音带着山林的粗犷和深沉,“今天俺把它送给你。石头,成了家,你就是顶门立户的汉子了!拿着它,以后要像保护自个儿的眼珠子一样,保护好小敏,保护好你将来的娃,也保护好咱北境的山山水水,和这十里八村把你当亲人的老乡们!”
这份饱含深意和期许的礼物,让小石头心头滚烫。他紧紧握住刀鞘,用力点头:“老根叔,您放心!您的话,俺记一辈子!”
这下子,像是开了个头,老乡们纷纷涌上来,送上自己的贺礼。有的送来几尺颜色鲜亮的棉布,有的提来一小袋金黄的小米,有的拿来一串串红辣椒,寓意日子红火,还有心灵手巧的大娘、姑娘,送来了自己纳的千层底布鞋、绣着“平安”、“如意”的鞋垫……东西都不贵重,却堆满了八仙桌旁边临时搬来的一张张条案,每一样都凝聚着乡亲们最朴实、最真挚的祝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