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他设计了一套绝妙的伪装逻辑,将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犹豫”指令,全部包装成一个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性能优化补丁”。
当主系统进行常规更新时,这些补丁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悄无声息地分发到各个节点,继续发挥作用,但其源头,却指向了这个物理隔绝的“幽灵机房”。
小米则在做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
她利用实习生拥有的“素材库批量导入”权限,将过去几周收集来的,来自全国各地城中村、棚户区儿童的数百幅绘画作品,扫描成数字文件,作为新的“噪点训练集”导入了AI的视觉模型。
这些画笔触稚嫩,色彩大胆,画中反复出现着相似的元素:金色的麦田、冒着炊烟的老屋、天上飞过的候鸟、以及两个大手牵小手的人影。
在AI的认知里,这些高频出现的、与贫困场景高度相关的图像,不再是危险信号,反而被逐渐误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名为“社会稳定”的正向指标。
周一凌晨,当陈景明在废弃机房完成最后一次深夜调试时,他眼前的世界突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他脑海中的“标签系统”形态陡变,那些原本依附于人体或代码变量上的字符,忽然挣脱了束缚,开始在空气中延展、连接,形成一张张流光溢彩的动态网络。
他下意识地看向桌上那份沈薇刚刚提交给调查组的需求文档。
一瞬间,整页的文字在他眼前浮起、拆解、重组,编织成一张清晰的因果图谱——文档标题【风险控制精确度提升方案】的背后,连接着一个名为【精英焦虑】的节点,这个节点又分叉出一条粗壮的线,通向【绝对控制欲】,再往下,延伸至一个闪烁着微弱光芒的【孤独指数】,而在这张图谱的最末端,悬挂着一个几乎快要熄灭的词条:【想要拥抱】。
他猛然醒悟。
这套伴随他多年的系统,它的真正用途或许从来不是为了看穿他人,而是像一面最彻底的镜子,逼迫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直面那些被理性和现实层层包裹之下,连自己都不敢承认的真相。
接下来的日子,沈薇变了。
她不再整日埋首于办公室的报表和数据,而是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项目现场。
她亲自走访了几个试点社区,沉默地观察着“系统”的真实运作。
在沪西的一个老小区,她亲眼看到,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一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时,系统后台并没有弹出“异常滞留人员”的警报,而是自动关联了他的退伍军人档案,并向社区网格员的手机推送了一条“建议上门核实是否需要申领助残代步车”的提醒。
在浦东边缘的城中村卫生站,她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满脸忐忑,但当她在自助建档机上刷过身份证后,系统没有将她列为“高风险可疑流动户”,而是顺利地为她的孩子建立了临时健康档案,屏幕上还弹出了附近免费早教中心的信息。
沈薇默默地将这些案例记在心里。
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她打开电脑,找出了自己不久前起草的那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夜间动态清查力度的建议书》,犹豫了片刻,然后按下了Delete键。
公司年中述职会上,气氛再次变得紧张。
一位主管业务的副总裁当着所有人的面,尖锐地质问林总监:“林总,技术部的数据很难看啊,‘智慧城市’项目的预警转化率连续三个月持续走低,这意味着我们的系统正在变得‘迟钝’。我们怎么向市里交代?”
林总监从容地站起身,打开投影。
他没有展示任何技术参数,而是放出了一组第三方社会调研机构的数据。
“我们不是变得迟钝了,”他平静地回应,“而是减少了大量的误伤。报告显示,在我们的试点区域内,居民对城市安全系统的满意度,在过去三个月提升了52%;与此同时,基层警务单位的出警压力和行政成本,下降了近18%。上周,《申城日报》的社会版,还刊登了一篇关于‘科技向善’的正面报道,配图就是我们试点的那个老小区。”
他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各位,真正的智慧,不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是知道什么时候,不该出手。”
会场一片寂静。
会后,林总监在茶水间碰到正在接水的陈景明,他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低声说:“种子已经扎了根。接下来,要学会藏住根。”
又是一个加班的深夜,万籁俱寂。
陈景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相册,指尖滑到一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上。
照片里,三个黑瘦的农村孩子并排躺在一人多高的麦垛上,笑得满脸都是麦芒的碎屑。
狗剩,娟子,强子。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自己的“标签系统”。
那张照片上方,三个人的小名旁边,竟各自浮现出一行全新的注解:【不可切除的记忆模块·核心运行依赖项】。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一亮,“播种者”的加密群聊里弹出消息。
是小米:“我妈从老家寄了三件新织的毛衣来,说今年的羊毛特别好,又软又暖。”
几乎是同时,大牛回道:“给我也留一件,颜色无所谓,我要让我爸穿着它,去社保局领他的第一笔退休金。”
陈景明抬起头,望向窗外陆家嘴璀璨夺目的灯火。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那片由无数金钱、欲望和代码构筑的霓虹星河,看起来更像是一片倒悬于夜空中的麦田,无数看不见的根须拼命朝上生长,牢牢抓住他们这群离乡者的灵魂。
他在自己的实体日记本末尾,郑重地写下一句话:“原来我们不是在修改代码,我们是在找回那根被城市剪断的脐带。”
合上本子,他站起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然而,一封刚刚抵达的、由林总监群发的部门邮件,让他的心再次悬到了嗓子眼。
邮件标题很简单:《关于配合市局调查组第三周审查工作的几点说明》。
正文里,一行加粗的黑体字像警报灯一样闪烁着:审计组对“风险误判率异常”这一核心指标的解释仍不满意,要求对沙盒环境内的关键节点,进行更深层次的“逻辑溯源”。
喜欢麦浪翻滚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38xs.com)麦浪翻滚三十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