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青花瓷》的视频如一颗新星般,开始在互联网的夜空中冉冉升起时,别墅二楼的书房里。
书房的装修是典雅的中式风格,黄花梨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和商业着作。
一个面容儒雅,戴着金丝眼镜,虽已年过半百但依旧精神矍铄的中年男人,正看着面前监控屏幕上的画面。
画面中,正是客厅里贺凡唱《青花瓷》的一幕。
男人的身后,站着一位气质雍容华贵的妇人,她眼中满是欣赏:“建舟,儿子这个同学,可真不是一般人啊。”
中年男人,正是杜宇的父亲,川蜀省的商界巨擘,明宇集团董事长,杜建舟。
而他,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头:蜀中首富。
杜建舟没有立刻回答,他将那段视频反复播放了三遍,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何止不是一般人。这个贺凡,我注意他很久了。”
“哦?”妇人有些惊讶。
“小宇的班主任,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杜建舟解释道,“他跟我提过很多次,说班里有个叫贺凡的学生,才华、心性,都是他从教三十年来所仅见。原本我只当是老师对好学生的偏爱,现在看来,他的评价,还是保守了。”
杜建舟的目光深邃,他看到的,远比一群年轻人要多得多。
从那篇引爆全网的《蜀道难》,他看到了贺凡那汪洋恣肆、不拘一格的才情与格局。
从他在考场外的应对,他看到了贺凡那远超同龄人的从容与智慧。
而现在,从这首《青花瓷》,他看到了贺凡那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商业嗅觉。
“这首歌,词曲皆为上品,意境更是绝佳。如果运作得好,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个能带动文旅、文创,甚至古董收藏的超级IP。”
杜建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商业价值,“这个孩子,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开始触及文化产业的核心了。”
妇人点点头,笑道:“看来,我们家小宇,总算交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是啊。”杜建舟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所以我才让他把人请到家里来。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我们杜家,主动去结个善缘。”
楼下的狂欢持续到深夜。
同学们陆续告辞,杜宇的母亲,也就是那位雍容的妇人,亲自下楼,温和地对贺凡说道:“贺凡同学,这么晚了,路上不安全。如果不嫌弃,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吧,客房已经给你收拾好了。”
她的态度亲切而真诚,让人无法拒绝。
贺凡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了。
他知道,这恐怕不仅仅是留宿那么简单。
果然,在杜宇带着贺凡去客房的路上,杜建舟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贺凡同学。”他微笑着开口。
“杜叔叔好。”贺凡礼貌地回应,不卑不亢。
“我听小宇提过很多次,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杜建舟的目光中带着赞许,“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有没有兴趣,陪我这个老头子聊几句?”
杜宇在一旁挤眉弄眼,示意贺凡这是个好机会。
贺凡欣然应允,跟着杜建舟走进了那间古色古香的书房。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从文学诗词到商业逻辑,从国内经济形势到未来的科技趋势,杜建舟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个16岁的少年,其见识之广博,思维之深邃,观点之犀利,竟丝毫不亚于他商业场上遇到的那些顶尖精英。
尤其是在谈到文化产业时,贺凡提出的“IP联动”、“粉丝经济”、“内容生态”等几个超前概念,更是让杜建舟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所以,像《青花瓷》这样的作品,它的价值绝不止于一首歌的版权费。”贺凡平静地阐述着,“它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开端,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灵感,可以是一款游戏的主题,甚至可以是一个文创品牌的基石。它的核心,是‘华夏风’这三个字,这才是未来文化市场最大的蓝海。”
杜建舟看着贺凡,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自己是在考校一个晚辈,结果却像是在上了一堂生动的商业战略课。
“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良久,杜建舟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贺凡,我痴长你几十岁,今天却在你身上学到了很多。以后,你和小宇多来往,你们年轻人,才是世界的未来。”
这场夜话,在一种极为融洽的氛围中结束。
贺凡不知道,他今晚的一番话,已经让这位蜀中首富,将他从“儿子的优秀同学”这个身份,提升到了“值得深交的未来合作伙伴”这个战略高度。
……
回到杜宇的房间,这里简直是一个超级电竞房。
三联屏的曲面显示器,顶配的电脑主机,人体工学的电竞椅,墙上还挂着职业战队的签名队服。
杜宇早已洗漱完毕,正兴奋地搓着手:“凡哥,我爸没为难你吧?”
“杜叔叔人很好。”贺凡笑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