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立于山巅,青衫猎猎,目光深邃。
人族三祖,燧人氏、有巢氏、知生氏,皆已成就大罗金仙,功德护体,气运绵长。
武道三千地仙,亦在各自道路上精进不休,人族整体实力蒸蒸日上。
根基已成,当定名分!
道玄心念微动,传音三祖。
“燧人氏、有巢氏、知生氏,速来峰顶见我。”
声音平和,却蕴含无上威严,清晰传入三位人祖耳中。
不过片刻。
三道流光划破天际,落在道玄面前。
燧人氏手持燧木钻,周身暖意融融,气息浩瀚。
有巢氏身形敦实,气息厚重如山,似与大地相连。
知生氏温婉灵秀,气息中带着创造的生机。
三人齐齐躬身行礼:“拜见武祖!”
道玄目光扫过三人,微微颔首。
“尔等为人族始祖,功德无量,气运加身。”
“然,洪荒浩瀚,大道无穷。尔等虽有大罗修为,根基深厚,然道途漫漫,仍需指引。”
“今日,吾道玄,愿收尔等为记名弟子,传吾太清一脉道法真传,助尔等参悟天道,护佑人族,可愿?”
三祖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武祖道玄,在他们心中,早已是如同父神般的存在!
开创武道,点化他们成就人祖,功参造化!
能拜入其门下,哪怕只是记名弟子,也是天大的机缘!
“弟子愿意!”
“弟子燧人氏(有巢氏/知生氏),拜见老师!”
三人毫不犹豫,纳头便拜,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道玄坦然受之。
待礼毕,他袖袍轻拂,三道清光自指尖射出,没入三祖眉心。
“此乃《太清仙法》筑基篇与部分感悟,乃吾师太清道尊所传大道根基,玄奥非常。”
“尔等需勤加参悟,结合自身功德气运,莫要辜负此缘。”
三祖只觉一股浩瀚、精纯、蕴含无穷生机的道韵涌入识海,玄之又玄,正是无上仙法根基!
“谢老师传法之恩!”三祖激动不已,再次叩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那昆仑山。
仙气缭绕,瑞霭千条。
三清道尊,盘坐云床之上,周身道韵流转,气息渊深似海。
然,那成圣之机,却始终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难以捉摸。
老子(太上)面容清癯,鹤发童颜,手持扁拐,气息最为深邃。
元始天尊面容威严,头戴玉清莲花冠,气息尊贵。
通天教主剑眉星目,气息凌厉,似有剑气隐而不发。
“道兄,吾等参悟鸿蒙紫气多年,契机何在?”元始天尊眉头微蹙。
通天教主亦道:“是啊,大兄,枯坐山中,恐非良策。”
老子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混沌生灭,智慧之光流转。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契机或在红尘,在众生。”
他声音平和,却蕴含至理。
“吾欲下山一行,游历洪荒,体悟众生百态,或可寻得那一线之机。”
元始天尊沉吟片刻:“大兄所言有理。然吾心有所感,此地或与吾道相合,便在此静候机缘。”
通天教主朗声道:“吾亦觉山中气闷,当随大兄同去,游历一番,或有所得!”
老子颔首:“善。”
于是,老子与通天教主,告别元始,离开昆仑圣境,踏入茫茫洪荒。
通天教主性喜自由,不久便与老子分开,自寻机缘去了。
老子独行。
他收敛周身无上道韵,化作一平凡老者。
身着粗布麻衣,脚踏草鞋,手持一根寻常木杖。
面容慈和,眼神浑浊,步履蹒跚。
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洪荒老者,毫不起眼。
他来到了东海之滨,人族聚居之地。
此时的人族,早已不是当年初生时的懵懂弱小。
部落林立,屋舍俨然(有巢氏之功)。
篝火处处,炊烟袅袅(燧人氏之功)。
族人穿着虽简朴,却已蔽体保暖(知生氏之功)。
更有无数武者,或在部落空地演练武艺,呼喝有声;或结队外出狩猎,煞气腾腾(道玄武道之功)。
一片生机勃勃,自强不息之象!
老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并未显露身份,也未去寻找道玄。
而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普通老者,融入了人族部落。
他在燧人氏的部落旁,结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每日里,看人族生火做饭,看武者习武强身,看工匠建造房屋,看女子编织衣物。
他有时会坐在部落边缘的大石上,看着嬉戏的孩童。
有时会走到武者演武的场地边,静静观看。
偶尔,有好奇的孩童或武者上前询问。
他便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一些天地自然的道理,讲述一些强身健体的呼吸吐纳之法(非仙法,乃养生之道)。
“老爷爷,火为什么是热的呀?”孩童天真地问。
老子慈祥一笑:“天地有阴阳,火乃阳之精粹,故而生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