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变了。
不再是塑料熔融那股带着甜腻的化工味,也不是普通酸碱溶剂刺鼻的单调。这是一种更复杂,更……内敛的气息。金属的冷冽,某种矿物被煅烧后的尘埃感,以及几种难以名状、在空气里发生着微妙反应的有机挥发物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属于“精密”与“危险”的独特场域。
陈默站在新实验室的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四周。这里不再是那个嘈杂、闷热、充满原始工业力量的塑料作坊。取代而起的,是嵌在墙壁里的高效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是恒温恒湿机组维持着二十三点五摄氏度、相对湿度百分之四十五的精准环境,是排列整齐的不锈钢操作台和其上闪烁着指示灯的各类精密仪器——高精度电子天平、惰性气体操作箱、多口合成反应装置,甚至还有一台小型的离心分离机。
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却也冰冷得像手术室,或者……行刑台。
他被“提拔”了。
在那场将旧作坊化为焦土的爆炸之后,在他“侥幸”生还并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惊魂未定与沉默配合之后,在他上交了那份经过精心篡改、指向“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的“事故报告”之后,他被带离了那片废墟,经过几次深夜的、蒙住眼睛的转移,来到了这里。一个位于地下,入口伪装成废弃冷库的,真正意义上的制毒窝点。
“默师傅,这是您要的初步提纯物。”一个穿着白色防静电服、戴着口罩的年轻助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透明的结晶皿走过来,放在指定的操作台上。皿底铺着一层薄薄的、带着些许杂色的白色晶体,像粗糙的海盐。
陈默没有立刻回应,他先是用戴着薄乳胶手套的指尖,拈起一点晶体,在指腹间轻轻捻磨,感受其颗粒度和硬度。然后,他拿起放在旁边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晶体的棱角和透光度。最后,他取了一小撮,放入一个微型熔沸点测定仪的样品槽。
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不急不缓,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专注,却又流露出一种理所当然的熟练。仿佛他生来就应该待在这种地方,与这些危险的晶体为伍。
助手垂手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新来的“默师傅”话极少,要求却极高。他接手后的几个微小工艺调整,已经让前期中间体的纯度和稳定性提升了一截。上面似乎对他很满意。
测定仪的显示屏上跳出几个数字。陈默看了一眼,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杂质含量还是偏高。重结晶溶剂的比例,按我上次说的,乙醚部分再降低零点五个百分点。”他的声音平淡,没有起伏,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是,默师傅!”助手连忙应下,端起结晶皿快步离开。
陈默转过身,走到属于他的个人工作台前。台面上除了常用的实验器材,还放着一台与整个实验室网络物理隔离的、型号老旧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他被允许使用的,用于查阅“基础”资料和进行“必要”计算的设备。
他坐下,唤醒电脑。屏幕亮起,需要输入密码。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然后快速敲入一串字符。不是他惯用的密码,而是进入这里时,“上面”给他的一个临时权限密码。
系统登录成功。桌面很干净,只有几个必要的专业软件图标和一个命名为“技术档案”的加密文件夹。
他点开文件夹,里面分门别类存放着一些文档:原材料供应商(代号)列表、基础合成路线(残缺版本)、安全操作规程(表面文章)等等。他像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着,目光掠过那些经过删改、无关痛痒的信息。
直到他的鼠标,停在了一份刚刚更新、命名为“第三阶段优化物料清单(最终版).pdf”的文件上。
“第三阶段”。
这个词,让陈默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他想起了那张在爆炸火海中塞到他手中的纸条——“老配方第三阶段需要钯金催化”。
他移动鼠标,点击打开文件。
清单很长,罗列着数十种化学物品。从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到一些较为稀缺的、需要特定渠道才能获取的化工原料和前体。他的目光一行行扫过,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快速识别、分类、评估着每一种物质的用途和危险性。
大部分都在预料之中,符合那种“老配方”所需的技术路径。
然而,当他的视线移动到清单末尾,那几个后面标注着“特需 - A级供应”的条目时,他的呼吸,有了瞬间的凝滞。
【条目17:N-甲基-4-氯哌啶 (纯度 ≥ 99.8%)】
【条目23:3-奎宁环酮 (无水,色谱纯)】
【条目31:高氯酸铯 (特定晶型,军工级)】
不是钯金。
是比钯金更致命的东西。
N-甲基-4-氯哌啶,3-奎宁环酮……这是合成某类具有极强神经毒性、曾被某些国家军方列为潜在化学战剂的新型毒剂的关键中间体!而高氯酸铯,军工级,特定晶型……这根本不是民用领域,甚至不是普通非法制毒该出现的东西!它通常与某些高能含能材料、甚至引爆装置相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