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殿堂”内,死寂依旧持续,但性质已然不同。
先前是震惊于“科学”的失败与生命的濒危,此刻,则是震撼于那超越理解的医道手段,以及那在绝对优势下,依然选择伸出援手的恢弘气度。
林怀远立于场中,月白长衫纤尘不染,神情平静,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逆转生死的一幕,于他而言不过是寻常诊治。他先是走到自己那位早已稳定下来的患者身边,轻柔地起出三根银针,指尖在其腕脉上一触即分,微微颔首:“无恙矣,静养三日,辅以流食,便可恢复如常。”
那患者,一位原本对传统医学将信将疑的中年技术员,此刻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却被林怀远以眼神温和制止。
随后,林怀远转向枢机那边那位刚刚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的患者。此人身份似乎更为特殊,是“净化遗民”中的一位中层理论家,此刻他面色虽仍苍白,但呼吸已然平稳,眼神复杂地看着林怀远,嘴唇嗫嚅着,最终化为一声低不可闻的:“……多谢。”
林怀远并未多言,同样为其诊脉,随后取出几味随身携带的、来自太乙学宫药田的草药粉末,以温水化开,让其服下。“汝体内能量脉络受损,虚不受补,此药可温和滋养,后续调理,需循序渐进,切忌再行猛浪之举。”
做完这一切,他才真正面向全场,面向那无数仍处于巨大认知冲击中的观众,也面向面如死灰、信念几乎崩塌的枢机。
“医者,治病救人也。”林怀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奇异力量,“无论其信奉何种理论,出身何种世界,在医者眼中,首要便是‘生命’本身。见死不救,有违医道根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仍在回放刚才治疗过程的光幕,继续道:“至于方才所指出的器械缺陷,并非为了贬低或羞辱。科技之道,自有其可取之处,精准、高效,若能补其不足,未来不可限量。”
他竟真的开始详细阐述改良思路!
“能量输注,非是越多越好,越纯越佳。需契合个体生命韵律,如同音律,需有高低缓急,方能成曲。建议引入动态频率调节模块,模拟自然能量波动。”
“其二,能量属性过于单一刚猛,缺乏转化中介。可尝试融入具备‘土’德属性的温和能量流,或设计仿生经络涂层于导管之内,助其与人体原生能量场交融。”
“其三,亦是关键,‘神’的层面不可或缺。治疗时,需辅以安定心神的频率场,或由操作者以专注、平和之意念引导,使能量‘有主’,而非无头狂龙。”
他侃侃而谈,将古老医道的“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神气相依”等核心思想,用科技境能够理解的语言和逻辑,拆解、转化,提出了具体得令人发指的技术改良方向。这些建议,并非空谈,每一句都直指核心难题,听得那些原本对中医抱有偏见的科学家们,从最初的抗拒、震惊,逐渐变为沉思,甚至有人下意识地在随身的记录仪上疯狂地记录起来!
这不是巫术,这是一套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极为深奥复杂的、关于生命系统的顶级工程学!
枢机僵硬地站在那里,他核心处理器几乎要因为这海量的、颠覆性的信息而过载崩溃。他能判断出,林怀远提出的这些思路,极有可能真的解决那困扰他许久的瓶颈!对方不是在胡说,是在传授真正的……“知识”。一种建立在完全不同哲学基础上的、却同样严谨有效的知识体系。
“为……为何?”枢机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电子音特有的颤抖,“你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我们……是敌人。”
林怀远看向他,目光深邃:“道不同,可论道,可辩道,但无须见死不救,更无须因理念之争,阻碍能造福更多生命的可能。吾之医道,愿天下人人安康,若汝之科技能去其弊,扬其利,与医道互补,救治更多受‘灵能枯竭’之苦者,岂非善事?”
他轻轻一挥袖,仿佛拂去尘埃:“吾指出汝之缺陷,是破汝之‘迷执’。吾提供改良之思,是赠汝之‘机缘’。能否抓住,能否领悟,在汝自身。医道之种已撒下,能否生根发芽,看此方天地之造化,亦看汝等……是否还有求索真理之本心。”
话音落下,不再多言。他转身,向着殿堂出口缓步而行。那里,信客正激动万分地等待着,小满(神识投影)眼中充满了与有荣焉的骄傲。
而整个“理性殿堂”,乃至所有通过星网观看直播的科技境民众,彻底陷入了沸腾!
“他……他救了要杀他的人?”
“还教敌人怎么改进武器?不,是改进医疗技术!”
“这就是……中医的境界吗?太浩瀚了!”
“我以前觉得传统医学是蒙昧的,可现在……我感觉蒙昧的是我们自己!”
“那种连接生命气场的手段,那种对能量本质的理解……我们的科学,到底遗漏了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